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浦东友人缘何淡看“捕鸟案”

2016年01月11日 11:11   来源:东方网   司徒伟智

  纷纷扬扬,网上前些天处处可见围绕“大学生闫亮掏鸟窝获刑10年半”是耶非耶的争执。尤以鸣冤叫屈的言论获得点赞多、流布广。

  争一争,不碍事,我看还大有好处:法条愈争愈清,真理愈辩愈明。须知普及法律不易,就文本说文本,往往听众寥寥。一条捷径,是具有戏剧性的案例突发,众目睽睽、七嘴八舌之际,专业人士结合案例宣讲法理。此刻寓理于事,恰在兴头上,针对兴奋点,包管人人肃静,个个凝神,声声入耳。

  口说无凭,实例为证。譬如,在上海浦东新区,几个场合听闻议论“大学生闫亮捕鸟获刑”,鸣冤叫屈的激动就少,爱莫能助的淡然则多。何以故?盖为争来论去的早争过了,认知早就趋同了——3年前,在浦东滴水湖畔非法捕猎14只鸳鸯的陈某获刑5年,当时也曾议论纷纭,形成热点哩。当地报纸和网站抓住机会,及时推出法律专家的细说缘由:5年,不属重判。相反,捕猎14只鸳鸯业已构成非法猎捕珍贵野生动物的重罪,应处10年以上徒刑。鉴于陈某被当场抓获时,公安机关并未掌握其全部犯罪事实,他主动供述,属于自首,故此轻罚。前车之鉴高悬,既然明了陈某所以坐牢于前,自然就理解闫亮难免刑责于后(或许在具体刑期上犹有微调的空间吧)。借用泰戈尔《飞鸟集》的名句,就叫“那场风雨吹散了真理广播的种子”。

  但愿目下这场“大学生捕鸟案”的风雨,也一样能将法理的种子播撒到嫌疑人家乡河南辉县,乃至更加纵深广阔的地域。大家都来记住“掏鸟不好玩”,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会入刑,这才是学费没白缴,才合乎“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变成好事”。

  “一定条件”者,即晓之以法,喻之以理。要第一时间给予叽叽喳喳的争论以专业的解释。一桩又一桩捕鸟案警示我们,这类普法工作还有巨大的空间亟待推进。

  “啊哟,不就捕捉了几只鸟,过去乡下捉鸟的多啦,怎么现在就揪住不放了?”诸如此类浅薄认知,提醒的是普法不宜止于解释刑期短长,要做得更细致更深入。要讲清楚保护野生动物的刻不容缓,要讲清楚作为生态链的重要一环,鸟儿捕食昆虫和小型啮齿类动物,抑制后者的密度,又担负种子及营养物的输送,维持大自然的平衡。对于人类的“生态盟友”,得千方百计扶助,岂容一点伤害?这是说生态的道理。

  还要说法律的道理。那就是要说清楚今时不比往。曾几何时,的确惭愧,我们人类保护野生鸟类的概念阙如。从先秦《弈秋》的“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到现代《故乡》的闰土介绍“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以至于我们的成语,什么“一石三鸟”“惊弓之鸟”“鸟尽弓藏”,说到“鸟”都是喊打喊杀,视作猎物。法无禁令即可行。过往的年代,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就怪不得我们的前辈。问题在于,过去没有的法律,现在有了。法有禁令则不可行,切不可袭故蹈常,以昔律今。禁令高悬之下,要用俗语“不知者不怪罪”来做挡箭牌,也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不合现代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有法必依,是“不知法律不免责”。

  让我们记取捕鸟案给予的种种警示。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