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引发恐慌是因还是果?

2016年01月06日 14:17   来源:武汉晚报   张敬伟

   新年开盘第一天,就出了个大新闻。4日沪深两市暴跌,沪深300指数在午后跌幅扩大至5.05%,触发熔断机制;恢复交易后跌幅扩大至7%,两市暂停交易至收市。到5日,两市剧震沪指跌0.26%,创业板大跌2.99%。

  A股“保险丝”发生作用,未必是坏事。股市熔断机制,总是要以市场跌宕起伏来检验的。问题在于,由于是新年首个交易日,且熔断机制首次发挥作用,“熔断”对监管者和投资者带来的冲击是突然的。两者对“熔断”还没有完全适应,它带给市场的不是“冷静”而是“恐慌”。

  A股市场跌宕起伏其实怨不得熔断机制——股市紊乱是引入熔断机制的因,而不是果。2015年的A股震荡,从股指看似乎从终点回到了起点,但无论从制度规范还是交易规则,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投资者的心理阴影还在,市场神经依然敏感脆弱,这样的市场态势遭遇熔断机制,致市场乱象并不令人惊奇。

  冀望所有人都冷静、理性是不现实的。资本流动的趋利性,决定了投资者不可能对熔断机制脱敏。但是,监管者也有值得反思之处。一是对于熔断机制的实施应有周详预案;二是在触发5%的“熔”点时,监管者应及时稳定市场情绪,不至于15分钟之后再次进入7%的熔断阈值。

  伴随着持股5%以上大股东不得减持的禁令即将到期,加之注册制的启动,有机构预测A股将面临着紧迫的市场失衡。市场不平衡就会乱,导致市场起伏不定,从而导致熔断机制频频触发,形成恶性循环。监管者对于注册制和高管解禁令是否有足够的应对举措,是确保A股稳定的关键。

  监管层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昨日据传有国家队托市。但长期看,构建诚信的A股基本面,改善散户占比过高的风险面,才是监管面临的长期任务。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