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政府网站是责任在缺岗

2015年12月28日 06:53   来源:红网   谢伟锋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对抽查发现的不合格政府网站逐一曝光,一批“僵尸”政府网站暴露在聚光灯下。(12月27日《光明日报》)

  政府网站是互联网时代政府同群众密切联系的新桥梁,也是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信息化工具。然而,在这次国务院普查中发现,部分基层政府网站成为问题出现和积累的重灾区,呈现出严重“僵尸”状态。比如,青海省格尔木市国土资源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人民政府网站空白栏目数超过20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供销合作社网站首页多个栏目“开天窗”;山西省泽州县林业局、辽宁省建昌县教育局网站个别栏目7年未更新。问题的背后,是个别地方政府部门的责任在失语,也是当地群众的权利被空置。

  此次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政府网站总体合格率为90.8%。从成绩上看,仿佛是迈过了整体尚可的平均线。然而真的是瑕不掩瑜吗?九成的政府网站合格,就说明着每10个政府网站中有1个存在问题,在“互联网+政务”的大背景下,就意味着有不在少数的群众事务面临着效率和时间的无形损失,而某些应该信息对称的政府事务公开,就自然而然地“装睡”。相比于那些为紧密联系群众而跋山涉水、走村串户的党员干部而言,这些不在服务区的政府部门网站可谓是责任缺岗和“懒政腐败”。

  政府网站是块试金石,网民可以“围观”,政府却不能“旁观”。试想下,如果“领导邮箱”的链接是空白、“公众留言”只见提问不见反馈、“信息公开”也是半年前,群众的“获得感”将从何而来?而某些政府领导的思维也是“人在互联网,心在旧石器”,因为他们知道舆情大多都是源发于网络,所以就视该物如洪水猛兽,干脆连同政府网址一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这种脱节,难以对称到政府改革所倡导的“上下同心”。

  如果说书信时代的反馈按周来算,电话时代的反馈按天来算,那网络时代的反馈距是按分钟来算。“互联网+政务”必然是政府办公行政的大势所趋,如果政府部门的官网长期失声失语,就谈不上和群众的心理共鸣、举例拉近。政府官网不仅要天天在线,还要发出权威声音、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以及提供高速通道的便民服务。同时,真正操办政府官网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往专业化、编制化方向改变。让专业的人来办专业的事情,应该会比那些“半路出家”的人要干得漂亮。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