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矿泉水瓶装茅台喝出了什么味儿?

2015年12月25日 07:01   来源:羊城晚报   阅尽

  天津市纪委近日通报一起变换花样搞“四风”的典型案例。天津医药集团原董事长张建津(正局级)对中央八项规定阳奉阴违,频繁出入高档酒楼,收受礼金和巨额财物,受到“双开”并被移送司法处理。

  张建津可非一般的“吃货”。他逢宴必点“燕鲍参翅”,普通茅台还不入口,要喝就喝15年、30年的年份茅台。一位私企老板有次设宴上了普通茅台,被他当呵斥,弄得脸面扫地。

  为应付检查,张是煞费苦心,事先叮嘱人将茅台酒倒入矿泉水瓶,改头换面后带到饭店。有时则躲到集团下属单位会议室,请来名厨,采买高级食材,现做大餐现支桌,美味佳肴一应俱全……

  矿泉水瓶装茅台,单位会议室里摆大宴,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张建津的瞒天过海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上百红头文件管不住一张嘴”,说的就是张建津这样一张嘴吧。

  作为官员,张难道是单纯的“好吃”?非也。他喜欢的是那种众人环绕、吆五喝六的“气派”。通报称,即便出国,他也不忘讲排场、摆阔气,吃高档西餐,喝名牌洋酒,一餐花费高达上万欧元,好像不这样便显示不出他“大老板”的派头。

  多年来,中央和地方三令五申严禁公款吃喝,但一些官员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把八项规定也看做是“一阵风”,用张建津的话说是“把中央精神当成口号,当做幌子,说与做两张皮,该吃吃、该喝喝”。或许,类似心存侥幸者仍大有人在,有的人欺上瞒下的“演技”可能更高。但只要整肃“四风”动真格,任何“花样吃喝”终将被打回原形。(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