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财政部公布了2015年11月的财政数据。数据显示,下半年持续5个月、每月支出增幅高达20%的“财政花钱季”结束。按照2015年财政收支预算,12月支出或将比去年同期减少4000多亿,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也意味着,常年困扰财政部的全年支出进度慢、年底“突击花钱”忙的现象,有望在今年中止。那么,以后会不会重现呢?年底“突击花钱”的沉疴,能否因为今年的中止而从此销声匿迹呢?
显然,今年年底“突击花钱”的中止,与此前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增长措施有关,与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的政策有关,与财政收入增长的步伐放慢、支出增长的需求加大有关。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用好财政资金、把握好支出进度的政令,终于在今年得到了比较好的执行和贯彻。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财政预算执行并不是没有办法、没有规矩、没有计划和进度可言,更不是往年所解释的那样,很多项目在结算过程中难以把握好进度,而是想不想去认真执行预算,想不想把预算资金用好,想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
事实上,既然部门按照需要提出了项目建设计划、财政资金使用计划,编制了年度预算,就应该严格按照计划和预算确定的项目,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之中,并按照年初确定的项目计划认真实施,而不是将资金使用计划、预算等当作部门手中的权力,擅自挪用资金、随意克扣资金、无辜滞留资金,甚至将资金拨付当作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更需关注的是,政府要求职能部门编制预算、编制项目计划,并提出资金拨付时间节点,就是为了增强财政预算的严肃性、规范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财政资金的滞留,防止出现太多的“僵尸”资金。那么,对部门提出的项目实施计划、资金使用计划也必须有严格的标准、严格的要求、严格的考核。除非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否则,就没有任何理由不按年初确定的计划实施,也不能不按年初确定的资金使用计划及时拨付到位。否则,就要追究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
很显然,通过今年年底“突击花钱”现象的中止,可以不难看出,这些年来年底“突击花钱”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客观上遇到了多少困难和问题,而是政府职能部门在编制预算、编制年度项目实施计划、落实项目实施进度、落实资金拨付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将项目计划的编制、资金的分配使用演变成部门的权力。可以肯定,如果今年不是中央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通过审计署等对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公开点名批评,今年仍然会出现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
我们说,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法制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如果政府工作都不能跟上发展的脚步,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不能自觉运用法制手段解决具体问题,而是继续满足于过去那种用权力支配一切、不讲规矩、不讲原则、不讲大局的工作状态,那还怎么要求其他方面,特别是企业去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知道,政府任何一项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任何一项行为的运用,都会对企业及其居民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并有可能形成连锁反应。就象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一样,如果政府在公共资金的使用方面都不能规范,都能够随心所欲,那企业又凭什么不能偷税漏税,凭什么不能进行各种不规范行为呢。
对年底“突击花钱”来说,其所产生的问题,不仅仅是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刚性力不强,而是损失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不高。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则是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因为,从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在年底“突击花钱”的过程中,决不仅仅是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还有大量政府部门乱花钱、瞎花钱、损失浪费的问题。前两年每到年底财政部门摧着部门花钱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由此让部门随意开支、随便设立支出项目的问题,也是相当严重。自然,什么预算、什么规范,也就被彻底踩在脚下了。
所以,对今年出现的年底“突击花钱”现象中止的结果,只能予以有限度的占赞。因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更多的还是因为稳增长的需要,是中央对政令畅通下了死命令。一旦行政的约束减弱了,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还能继续这样做吗,能够心甘情愿地把手中掌握的资金权力交给市场、交给法律、交给市场主体吗?这才是真正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