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14年最后两个月,全国财政将花掉预算中的近4万亿元,这意味着全年超过四分之一的财政资金在最后两个月内集中花掉。多位专家表示,年末突击花钱现象再次出现。(11月18日《第一财经日报》)
马涤明:按理说,政府预算不应发生太多的结余,问题是目前的预算编制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部门申报预算粗线条;现行体制下,审批把关上也无法做到非常严格和科学合理。每年都有大量预算集中于最后一个月突击,侧证着预算编制的不合理。这种情况下,如何监督,就成了一个最重要的考题。
黄春景:希望年底“突击花钱”建立在合理的预算之上,让“突击花钱”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更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改进、完善措施和办法,推动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万万不可让公众将“突击花钱”诟病为“乱花钱”。当然,要从根本上遏制突击花钱,还须从改革现行财政及预算管理体制入手,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拧紧突击花钱的“阀门”。
郭立场:为了有效防止政府机构及官员,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谋求个人或者个别组织的私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与约束,提高行政透明度。可喜的是,根据8月底通过的新《预算法》,一些预算单位想要突击乱花钱越来越难。
张海英:每到年底都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数据显示在年底要突击花掉多少钱,一般数额巨大;另一种是乱花钱现象。如果今年财政预算还有结余,就会影响明年预算安排,所以,各种乱花钱现象在年底比较集中和突出……遏制年底突击花钱的治本之策还是科学编制预算,不给某些部门某些人乱花钱的机会。同时,通过制度安排让预算执行更均衡,避免年底突击花钱。还有,对预算执行情况要加强科学评价和考核,最好是引入社会评价。
钱兆成:在法律保障方面。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工作起步较晚,虽制定了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但我国还未制定完整的政府采购制度管理条例,未形成统一的政府采购体系,各地在公共采购实际操作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缺乏法律的保障。因此,从立法入手,发挥财政法规的调节作用,应是防治此“顽疾”的重中之重。也只有这样,才能根治胡乱的突击花钱。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