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快餐和纸媒的营养餐

2015年12月02日 09:34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一 帆

  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确实放大了各行业的优势,无可阻挡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

  有专家对此作了总结,当互联网联姻交通,出现了滴滴,当互联网遭遇零售商业,出现了淘宝,当互联网遇到金融,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各种“宝”……为我们省钱,还能生钱,让我们满心欢喜。

  可是,如同硬币总有两面,在互联网+带给我们各种利益的同时,也以她创生的新型商业模式冲击着传统商业模式,比如滴滴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淘宝对实体商铺的冲击,甚至余额宝对银行业的冲击。简而言之,这不过是通过互联网缩短了传播途径,改变了发端和终端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状态,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从而让信息更顺畅传播,使得从前凭借信息不对等而获益的群体好日子终结了,并让新晋的受益群体得到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于我而言,在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快意恩仇时,更切身的感受则是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传统媒体原本在握的话语权正岌岌可危。

  不过,日前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编的《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5)》指出,新媒体的健康传播、环境传播中的社会责任任重道远,新媒体环境传播存在着浓重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新媒体的传播效果速度明显由于传统媒体,因而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突出。报告通过 “MH370失联事件”等作为分析对象,发现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空难、社会运动等突发事件中,责任意识缺位,对新闻原创内容与受众关注不够。在公共卫生与安全事件传播中,新媒体社会责任缺位明显。

  报告中还提到笔者非常认同的一点——新媒体的普遍不足在于信息的原创性,从主流新闻网站到大型商业网站,大部分评估对象的信息都来自于传统媒体,缺乏原创意识和独立意识,同题报道与内容同质现象比较普遍。在社会监督方面,大部分新媒体社会监督效能发挥不足,监督内容单一、监督实效有限。部分新媒体平台注重社会监督类议题的轰动效应,较少能有持续性的深入报道,存在一定数量的“烂尾新闻”。说明新媒体平台的社会监督功能尚有一定提升空间。

  眼下,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离不开快餐,但快餐吃多了就更需要营养健康的多样饮食。因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或许并不是谁将取代谁的关系,传统媒体可以更加有责任有担当地深耕原创领域,如同制作精良的健康营养餐,而新媒体则尽可以发挥快速传播的优势,以快餐的形式解决一时饥渴。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