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用快餐”店关门无损其存在价值

2014年06月10日 09:52   来源:光明网   苑广阔

  去年4月17日,省内首家“待用快餐”爱心餐厅在苏州出现,将这种新型的慈善方式带到了苏城市民身边。不过日前,有市民发现,这家餐厅已经“人去楼空”。记者了解到,“待用快餐”在南京人气也大不如以前,不过仍旧有人在坚持。(6月9日《现代快报》)

  首先有一点必须厘清,以免引起网友对新闻的误读。苏州这家已经关门歇业的餐厅,并不是因为“待用快餐”才关门歇业的,“待用快餐”只是该餐厅的一个慈善项目,餐厅是给社会公益慈善提供了一个平台,所以它的倒闭,和“待用快餐”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在苏州还是国内其他城市,“待用快餐”都普遍遇冷,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餐厅、饭店,取消“待用快餐”项目。

  对此很多网友会表示遗憾和惋惜,并且感叹国人慈善意识的缺乏。其实这里面又存在一个误读,根据媒体先前的报道,“待用快餐”遇冷的原因并不是没有人购买“待用快餐”提供给他人食用,而恰恰是有人买,但是没人领,所以导致这一慈善项目普遍遇冷。所以现在需要探究的,是为什么在国外做得风生水起的这一慈善项目,到了国内却遭遇了“水土不服”的结果。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媒体舆论对“待用快餐”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每当一家“待用快餐”餐厅开业,也会引来媒体广泛的关注与报道,但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待用快餐”的社会弱势群体,比如流浪乞讨人员,比如拾荒人员等等,他们很少有看报上网的机会,自然无从得知;二是与国人的传统认识有关。“待用快餐”并不限于流浪乞讨人员,只要你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可以来领取,它是一个慈善项目,并不是单纯的施舍,但很多有需要的人,却觉得在心理上难以接受,把其当成是一种施舍,在不食“嗟来之食”的传统观念影响下,走不出主动领取“待用快餐”这一步。

  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显然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大对“待用快餐”这一民间慈善项目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也只能寄希望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进步与改变。但不管“待用快餐”餐厅倒闭,还是普遍遇冷,都无损它曾经存在的社会价值。“待用快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微慈善”,而“微慈善”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人人可参与。作为普通人,也许没有能力去启动一个大型慈善项目,也没有条件去捐献一所希望小学,但是却一定能够为别人购买一份“待用快餐”。

  这种人人可参与的特点,不但把普通人吸引纳入了社会慈善事业当中,更重要的是在普通人当中普及了慈善理念,弘扬了慈善意识,推动了慈善文化。相比于几份“待用快餐”,这才是更加重要的。所以,“待用快餐”餐厅关门也好,遇冷也罢,都无损其曾经存在的价值,都无法阻碍它在普通人心中所播下的公益慈善种子的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