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11月25日:为黑户“漂白”,或许并不容易

2015年11月25日 13:48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21日,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主持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是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的户口登记问题。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约有1300万人口没有户口,成为俗称的“黑户”,这个数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超过许多国家的人口数。

  因一纸户籍,他们完全无法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从降生伊始就被剥夺了进入社会领域的身份,那么就意味着被无情地抛弃在外,其每一步成长、每一个脚印都与社会产生着撕裂感。【详细

  没户口你就“不可能找到工作,不可能结婚生子,不可能到银行开账户,不可能到邮局寄、领汇款,不可能住旅店,不可能坐飞机……”这是多年前媒体报道的《像影子一样活着——超生“黑户”的18岁人生》里北京姑娘李雪的悲催现实。【详细

  这里举一个我亲眼所见的事例。这事情就发生在我一个同学身上。由于婚后多年不育,抱养了一个女婴。当他去落户时,必须拿出各种我都说不全的证明。过了两年,他妻子怀孕了,生下一个男孩。但当他准备给两个小孩落户,才发现不仅领养的女孩落不了户,亲生的儿子还要被当作超生看待,否则也落户不了。按照相关法律,没有生育的夫妻领养小孩后,事后可再生育一个孩子,问题就出在其前提是“收养手续齐全”。于是,我这位同学就进入了“死循环”模式。最后,他只能缴纳社会抚养费,这才给小孩报上了户口。仅此一例,不难窥探现行领养法与户籍制度以及计划生育制度存在的弊端。【详细

  实际上,“黑户”是历史遗留的产物

  根据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此前的调查,除没有主动上户口、弃婴、未婚生育、相关证件丢失、户籍办理程序繁琐外,60%以上的“黑户”属于超生人员。据统计,出于计生需要,截至去年,全国至少有20个省、市、自治区仍有明确的规定或案例,上户口必须出示计生相关证明。许多地方还规定,如要为超生儿补办户口,需缴纳高昂社会抚养费,由此为上户口设置了不敢进、也进不去的高门槛。【详细

  其实,早在1988年,多个相关部门就曾联合下文,禁止将计生证明、超生罚款与户口登记捆绑。可事实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中国大部分省市的规章制度并未将计生和户籍挂钩,可在基层执行中,户籍和计生挂钩几乎是普遍行为。这样的荒唐行为,居然执行了数十年,细细想来实在是令人唏嘘。给每个国民上户口,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父母再有错,孩子也是无辜的,让每个国民生来就有户口,得到国家法律和各项保障福利的荫庇,理所应当。

  回溯起来,因为计划生育的需要,对于超生者、未达到法定年龄生育者处罚,核心办法就是不交钱不给上户口。这个办法确实有效,还成为计生部门的创收利器,甚至一些地方公安部门也可以从中获利,所以这一违法行为持续这么多年。历史无法更改,但纠错却是越早越好。【详细

  消除计生与户籍捆绑的“土政策”,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变革的破题并不难找到:废止有违上位法的相关政策规定,让上户与计生政策脱钩,取消社会抚养费等,是必要的第一步。这一步,既是让所有公民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一步,也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步。【详细

  因此,要让地方公安机关严格执行公安部的文件和政策,历史性的顺利解决“黑户”落户问题,就必须打破利益藩篱。首先,户籍要与社会福利、利益分配脱钩,让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回归自身轨道,户口的归户口,计生的归计生。其次,优化居民户籍接续的各种手续,方便居民户口的迁移、对接落户。尤其是直接规定凡是在中国出生的公民都应自动地、无条件地给予落户登记,使其获得公民身份,必要时公安机关与计生系统、卫生系统联网,主动提示新生儿父母给孩子办理落户手续。再者,对于出台土政策,刁难群众落户,拒绝给无户口人员落户的基层公安机关、民警要进行追责,倒逼他们不打折扣地执行政策。【详细

  微言大义:

  @小怪兽的大冒险:便宜两头占,若是他们可以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就糊弄过去,那对当年守法的公民就是极大的不公平。

  @哩噶0626:我只能说感谢我爸妈东拼西借为我上了户口,我也算是幸运的。

  @空手画圆:不要把户籍制度和计划生育混在一起。

  @有悠然的生活:超生的小孩没有错,该抱歉的是父母。

  @王玉琴律师15806603546: 父母是中国人,在中国出生,没有中国户口!难道这是正常的?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每一个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天然享有公民的合法权益。1300万黑户的存在,并不是一个文明社会该有的现象。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利益纠葛,为黑户“漂白”并没有那么容易,社会抚养费这类政策能否进行配套调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黑户群体的命运。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