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任性的权力

2015年10月27日 09:44   来源:人民日报   刘建华

  我的亲戚曾借款给一位企业界朋友周转,说好借期一年。一年后,亲戚向这位朋友要款,他却左推右推就是不还。无奈,亲戚将他告上法庭。这桩借款纠纷案简单明了,加之亲戚忙,就全权委托律师代理。在案子进入执行阶段时,代理律师突然出了事,无法再代理此案了,我的亲戚不得不自己跑法院。因从未跟法院打过交道,于是他托了好几个人,找到该法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希望他能帮着催催执行案件的法官。该工作人员说,现在法院工作程序都很清晰,不用我催,你自己去跟执行法官说说,能执行的案子肯定不会拖。亲戚怀着忐忑的心情去法院,执行法官接待了他,并详细告诉他目前案件执行的情况。亲戚感觉,法官的态度挺亲切的,因此打消了原有的顾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到政府部门办理申请、审批、证明、咨询、协商等各种事宜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但许多人尤其是基层群众对去政府部门办事常常感到发怵,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我国这个讲究人情的国家,人们办事都喜欢找熟人办,要是找陌生人办心里会觉得不踏实。这是由于一些人的观念还不适应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问题;二是一些政府部门确实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作风,办事效率低下,导致群众为办点事“磨破嘴、跑断腿”;三是信息不透明,部门交叉管理,程序繁琐且不规范等,导致“马拉松”审批、公章“旅行”现象屡见不鲜。为了加快办事进程,不少企业和群众不得不四处求人找关系。这种现象还催生了许多合法或不合法的“代办”公司,如代办工商注册(营业执照)、工商年检、专项审批、商标注册、资质、车检、社保等等。一些企业或个人宁愿花钱找这些代办公司去办理,图的就是时间短、不求人。这恐怕是我国独有的“行业”吧?

  自2013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416项行政审批事项以来,各地简政放权的力度逐步加大,各级政府改进工作作风、简化程序、厘清流程等,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的事例明显增多。今日本版刊登的来信中,有3篇是政府部门改进作风、落实制度、利用互联网提升服务效率的正面来信。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建立权力清单和相应责任清单制度,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加快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和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协调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指导意见”要求,要把有利于服务人民、有利于群众办事作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基本出发点,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关系紧密、审批权力集中的部门作为重点,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职权事项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领域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公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任性的权力必须受到制度的约束,用权者必须勇于担当责任。相信随着政府简政放权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落实,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将越来越顺畅。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