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习近平雨中为教授撑伞给谁上了一课?

2015年10月22日 10:15   来源:东方网   王羡古

  连续几天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的点点滴滴都为媒体和广大网民所关注,而21日习主席参观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过程中的一个小细节令人感慨颇多——由于当天是冒雨参观,习近平主席一边和该学院的Alice教授交谈,一边用手中的雨伞为教授挡雨。

  看似随手一个不起眼的动作,这其中的意义却颇为不寻常。作为一国之首脑,亲自为一个大学教授撑伞,是不是有些“跌份儿”了呢?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标准的加分动作,不仅仅显示了习近平主席的细心和礼貌,更重要的是昭示了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育人士的尊重,在英国人面前展示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

  相比之下,也让人不能不想起广为网友诟病的某些国内官员。他们仿佛丧失了自己打伞的这项功能,被老百姓笑骂为“没长手”。去基层视察参观时,有些官员就跟双手残疾一样,非要别人为自己撑伞,其实谁来撑伞不过是个小事,但由此折射出的官僚主义作风才是大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己亲手打伞还是让人伺候着,也从某个层面折射出一个官员是否有着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和不摆官架子的亲民作风,是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还是可以肆意作威作福的官老爷。连伞都不自己打的某些官员,在工作上会不会也是“有事秘书干”?在面对群众时会不会满脑子的“大老爷思维”,且视百姓为“贱民”乃至“刁民”?在获得权力后,他们会意识到这一切是党、国家和政府赋予的,绝不能损公肥私吗?

  尤其我们注意到一点,网络上流传的那些官员“被撑伞”的照片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学校之中。官员端坐于检阅台上,青少年学生在雨中汇报表演或者进行会操,还不乏有小朋友或者学校教师为领导撑伞的镜头。一国首脑尚知尊师重教为教授挡雨,一些基层官员却视学校师生为奴仆,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和讽刺?如果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这些官员又谈何把教育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效果呢?

  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再看看习主席在雨中为教授撑伞的一幕,那些“官威官气”十足的官员们就不羞愧和自惭形秽吗?难道不应该进行一下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吗?所谓的“官越小越会摆谱”本就是一种常为老百姓所诟病的不正常现象,就让某些官僚气浓重的基层官员好好跟习主席学一学如何自己撑伞和尊重他人,进而学会如何更好地做一个国家公仆。

  这是习主席给所有官员上的一堂生动的“为人民服务”的公开课,好好学习吧,今后可是要“考试”的!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