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从湖南衡阳市官方获悉,在换届考察的敏感和关键时期,该市衡山县部分领导干部违规聚餐,严重违反换届纪律,目前有11人遭严肃查处。(7月24日《京华时报》)
官员吃顿饭也被查处,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也有人会说“是不是过头了”。笔者认为,官员因公款吃吃喝喝被查处,一点都不“过头”,恰恰是严格约束官员的必然要求。这还只是刚刚开始。
严刹“公款吃喝”是反腐败的必然要求,也是百姓希望。官员除了因为公干需要公务用餐或接待,并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无可厚非。但是,一旦“公款吃喝”超出公务接待制度范围,变成了“相互宴请”,行为本身就违背了公务相关制度,属于一种腐败,百姓不会满意,同时,又增加了公务接待开支,增加了行政成本,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或者说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老百姓不会高兴,也不会同意,因此,严禁官员用公款相互宴请有民意支持,也正当其时。
“公款吃喝”是一种不良官场风气,它容易形成一种攀比行为。不知从何时起,官场流传一种说法“只要不揣进腰包,吃点、喝点不算什么”。在这样的“公款吃喝逻辑支持下”,一度公款吃喝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各地都有“喝死人”的案例发生。为什么?因为吃公款、喝公款不用个人掏钱,有人奉行“不喝白不喝,喝了也白喝”,于是掀起了“公款吃喝”比赛,能不喝死人吗?“公款吃喝”风盛行,公务费支付大大超标,官员喝得东倒西歪成了常态,于是各种关于“公款吃喝”的段子满飞,丑化了官员形象,污浊了官场风气。
“公款吃喝”一个最隐秘的问题,是少数人喝感出了“感情”,喝成了“小圈子”。由于经常在一起喝酒,经常推杯换盏,彼此经常在一起“交流、谈心”,甚至在酒席间彼此“吐一些真言”,相互“了解”和“认识”加深,甚至掌握了彼此的一些“秘密”,成了“自己人”“圈内人”,在干部提拔任用时,经常在一起喝酒的人就“抱成团”,在民意测评、选举的时候就“达成默契”,于是慢慢地就固化成在“圈内”选人用人,扭曲了选人用人规则,污染了选人用人风气,“带病提拔”现象时常发生。
官场“公款吃喝”风不刹住,官员慷公款之慨相互宴请,大家你请我、我请你,挥霍公款,“吃喝”成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人充当掮客,邀请老板参加宴席,在官员与老板之间牵线搭桥,使官员有了私下接触老板、与老板“交朋友”的机会,官员利用权力寻租的机会大大增长,官员被“拉下水”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因此,狠杀“公款吃喝”,也是防止官员被腐蚀的需要,是对官员的保护。
官员频繁参与“公款吃喝”,不但喝坏了身体,喝坏了胃,还经常半夜不回家,对家人关心严重不够,家庭不和睦,家庭关系紧张,不利于安心工作,同时,家风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又难以带好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再者,官员没有时间学习,无法提高自己,反而不断退步,又怎能干好工作,带领一方发展?因此,官员频繁参与“公款吃喝”并不是小事,更不要认为管官员吃管得太严,心生抱怨。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