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部18日在北京通报,近两周在20个省份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污染防控形势严峻。就在15-17日,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刚刚经历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场大范围雾霾。(10月19日中新社)
@柯锐:禁烧秸秆,相关地方政府下了很大决心,例如地方政府负责人被约谈,相关地方政府被处罚。但是,焚烧秸秆仍被监测到,说明秸秆禁烧不是一纸行政禁令就可堵住的事,而要尊重相关利益方的诉求。
首先,需要尊重农民处理秸秆的经济理性和现实诉求。所谓经济理性,是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决定秸秆的去向的,说到底,最主要的是经济动机和利益考量。仅仅靠农民的道德自觉和“无私奉献”是不现实的,因为,秸秆处理事关他们的收成和收入。其次,要实现秸秆的常态化回收和利用,还需要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条。对这种产业链条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往往投入高而回报率低,民营企业投资的意愿不高,这时就需要公共财政的资金补贴,或者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从而保障产业链的形成和健康、持续发展。这或是才实现禁烧秸秆的治本之策。总之,科学处理秸秆,不应一味强调农民的道德自觉,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基层干部的“严防死守”和严厉处罚,这更是一个考验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部门有形之手“堵疏结合”的综合考题。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经济理性和现实诉求,这一难题才有望根本解决。
(责任编辑: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