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教育报最近报道,美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途径之一,在国家的教育方针表述中,一直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享有同等的地位。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美育却成为了应试教育大潮中一种美丽的点缀,承担美育的音乐、美术、书法、戏剧、舞蹈等学科,自然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如此的“待遇”,就是在上海这样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也不例外。
所谓的“副科”,自然是相对于语数外、理化生这些在高考中能挣分的“主科”而言的。而音体美等学科,因为看起来对大多数学生的升学似乎帮助不大,在教育的大家庭里就不断被边缘化,甚至被冷落。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校外艺术培训热热闹闹,校内艺术教学门可罗雀;艺术课教师在校外备受推崇,在校内无论是工作量核定还是绩效考核总是比“主科”矮三分;不少学校使用阴阳两张课程表,艺体课程常常被所谓的“主科”随意挤占;承担学校美育的音乐、美术等学科,被异化成学校迎接各类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
美育在学校的遭遇,应该主要归咎于当下教育强大的应试属性,在分数定前程、成绩决定命运、唯升学率独大的教育话语体系中,以美育课程育人难免沦为空话。此外,广大的教育者也没有担当起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要解决美育被忽视的问题,需要改变教育的评价方式。我们需要什么,就评价什么,评价什么,就会拥有什么。只有坚持全面的、绿色的、和谐的质量观,坚持对学生的操行、学业、体质、实践能力、个性特长、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不会是一句空话,美育才能回到应有的地位。
观念转变了,责任担起来了,师资的问题、设备设施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完全可以靠我们的智慧去得到有效解决。笔者所在的地区,近年来坚持教育的内涵发展,坚持教育的“绿色评价”,学校的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其中的美育活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缺乏专业教师,校长们会把有艺体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师用起来,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或者利用假期让老师们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缺乏设施设备,老师们会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在起步后逐步完善。
爱与美,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当年蔡元培先生曾有“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因此,加强并改进美育教学,乃燃眉之急,势在必行。
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等顶层为美育掌舵,从课程构建、师资配备、育人机制等细节为美育纠偏。只要各级部门、各类学校以此为契机,借助这股强劲的东风,真正抓好美育的落实,“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一定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责任编辑: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