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能流行“以暴制暴”的悖论

2015年10月19日 07:10   来源:红网   陈选斌

  在上海地铁8号线上,说普通话的男子因随地吐痰遭一位女士指责后,不但不知悔改,还不断用污言秽语咒骂其他乘客,并不顾及坐在他身边的老人和小孩。该男子的言行激起众怒,最终被一名壮汉出手教训。(10月17日《新京报》)

  一个拥有完整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男子在公共场合吐痰本身是十分羞耻的事情,最令人愤慨的是他不听劝告,罔顾身旁的未成年孩童,反以秽语相向,显然,他已经触碰到了众怒的界线了,于是另外一个拥有完整刑事能力的成年男子便迫不及待地化身执法者挥动着他道德的拳头。

  事件视频曝出后,网络上一片“打得好”之声,众多网友们肾上腺激素飙升,纷纷表示要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惩恶扬善,有些网民言论中更是表达了企图用个人意志和暴力代替法律的想法,在宣扬法治社会的今天,居然还有这么一群网络暴民宣传如此暴力理念,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对于车厢内吸烟、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渣、乱扔果皮、纸屑等行为,乘客若有发现,可通过拨打地铁服务热线反映,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然而现实是,随地吐痰、辱骂旁人作为道德事件,当事人顶多受到罚款和舆论谴责的处罚,根本无法伤其筋骨,于是太多人会选择以暴制暴的办法来满足内心的正义感。

  但用不文明调侃不文明,用傲慢偏见来制止无礼也称不得是什么高尚的事情,联想前面发生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同样是以暴制暴,同样是叫好声一片。“文明是打出来的”的论调在一件件道德与法律之争事件下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打出来的也叫文明,那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不就是最高度发达文明的社会,满身毛的猿人又岂不是比现在的我们更像是文明人,显然文明不是打出来的,而是通过讲道德,讲法律,讲出来的。

  道德和法律没有孰轻孰重的关系,它们之间只能是相互弥补和相互平衡的关系,但就目前我国两者的现状而言,它们更像是两座孤岛,中间缺少一座桥梁,而暴力也就时不时出来充当桥梁的角色,这样的桥梁显然是不稳固的,跌入水中的可能性更大。

  类似于随地吐痰这种道德事件,五十罚不痛你,就罚一百,一百罚不痛你,就治安拘留你,而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的直接就会有法律来治你。法律的涵盖面不如道德,在法律的空白区域道德又不能完全替代法律,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加大法律的力量而绝非假借暴力之手。

  任何人都不应该受到公众的审判,在法治社会,对当事人进行审判、处罚、剥夺个人权利的权力只能属于司法机关而非个人或群体,武力强于法律的悖论早该亡矣。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