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爆炒黑枸杞:每个莫名其妙的传奇都是对跟风恶习的反讽

2015年09月11日 09:34   来源:扬子晚报   唐伟

  黑枸杞,青海草原上常见的野生植物,身价从8年前的每斤几百元,上涨到现在的万元。这其实是部分商家的“精心策划”,让它从草原野果变身“圣果”。

  黑枸杞作为治理盐碱、改良土壤、减少沙尘的经济作物,却受到了盗采者杀鸡取卵式的采摘。

  从燕窝阿胶到螺旋藻,从虫草极草到玛卡,国人似乎总是在消费迷信中,从一个陷阱进入了另一个陷阱,并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无以自拔。其实,稍懂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任何一种食品,可以达到所宣传的神奇效果。比如被国人无比推崇的“壮阳神药” 玛卡,在国外不过是喂养牲畜的饲料,跟国内普遍的萝卜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很多人对玛卡是什么都不知道,并没有进行任何基本的了解,就已然在别人的带动下将其“神化”,把服食玛卡作为一种时尚和流行的元素,轻易地交出和放弃了自己的判断与选择权,从而成为又一炒价行为的推波助澜者。

  缺乏独立的判断力和理性的自控力,应是消费时代不成熟的表现之一,从而也导致了伪科学的大兴其道。诸如“喝绿豆汤”、“生食鳝鱼”之类的伪养生学,之所以广有市场,并不在于宣传者的手段有多高明,而在于很多人没有这种自我判断和保护的能力,把一切消费的选择权和主动权,都拱手让给了别人。

  显然,这跟喜欢跟风和围观的顽疾有关,以至于在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个故事”,只是每个故事的主角不同而已。当然,有什么样的围观文化,就会因之而产生各种社会乱象,并让整个社会背负过大的成本。恰是消费的不理性,使得基本的科学常识得不到普及和尊重,科学素养也始终得不到提高,并给了大量伪科学和虚假宣传可乘之机。诚然,一切商业的欺骗行为,跟行政监管的效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消费者自身的成熟与理性,又何尝不是整个社会成熟与否的基础?

  现代中国其实非常需要成熟理性的消费者。当社会自发的培育太慢,让很多欺骗炒作有了空子的时候,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强调一下,并非是要监管“市场”,而是监管市场中那些本质上不属于市场行为的狂潮。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优秀跟风者    2016年07月18日
  • ·赴美设厂有风险切勿盲目跟风    2015年08月10日
  • ·苹果手机的成功与跟风的潮流    2015年08月07日
  • ·爆炒Iphone6是买经典还是跟风?    2014年09月1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