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近期《中国周刊》,才知道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幽长的河流,最后的焦点都会汇集到一个地方:青海三江源。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其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基本特征,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称:三江源是我国西部地区的“肾脏”,是亚洲的“生命之源”。
正因为如此,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10年来,治理包括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10大工程已投资逾100亿。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护三江源生态的过程中,除了政府的大力投资外,民间的志愿者也是功不可没。这里,不妨说说扎西桑俄保护藏鵐的事迹。
1997年,27岁的扎西桑俄从白玉寺毕业。在他看来,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保护鸟类就是他的修行功课。于是,他开始四处游历,在青藏高原游走观鸟。18年来,扎西桑俄观察记录了青藏高原的近400种鸟类,其中很多为青藏高原所独有,如藏鵐。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藏鵐被列为稀有物种,至今人们只能从邮票的画面和画家的笔下欣赏这种鸟儿。据有关文献记录:1990年之前,仅有不足10次的藏鵐观测记录。2005年8月,扎西桑俄偶尔在白玉寺后山发现了一只藏鵐,从此他开始了对藏鵐的跟踪观测和保护。经扎西桑俄力倡,在青海省林业厅、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资助下,白玉乡的阿木龙沟划为藏鵐保护区。他还成功试验出一些保护藏鵐的方法,并编印了《藏鵐观察记录》。至此,扎西桑俄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藏鵐保护和研究的空白。2009年,在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上,扎西桑俄所作的关于保护藏鵐的演讲,受到这一领域世界级专家的高度评价;2013年3月,他发表了《藏鵐的自然历史、威胁和保护》研究论文,从而赢得“民间科学家”的声誉。
濒临绝境的我国藏鵐有救了!在欣然之余,我忽而念想起惨遭厄运的旅鸽。
前些日子,我刚读完法国作家戴维斯*西蒙《消失的动物——美丽生灵的凄凉挽歌》一书,说的是100年前,数以亿计的旅鸽在美国整体消失的故事。
旅鸽,长长的尖尾,凤凰般的羽毛,殷红的色彩,比普通鸽子绚丽。在最繁盛的时候,旅鸽聚群50亿只,像巨幅丝绸幕帘覆盖了北美的上空。100年前,美国初期的移民在那片大地上,用棍棒向天空随意挥舞几下也能打下几只旅鸽。由于其肉味鲜美,人们便肆意屠杀之,枪杀、炮轰、火烧、放毒、网捕……人们除了自己食用,还将剩余的喂猪狗。这种肆无忌惮的杀戮仅持续了半个世纪,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的旅鸽在美国俄亥俄州的派克镇被击落,1914年9月11日,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动物园中以“俘虏”的身份死去。——旅鸽在地球上彻底绝迹!
美国人在最后一只旅鸽死亡的动物园里满怀忏悔地立了一块纪念碑,上书:“旅鸽,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其实,反观历史,“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物种岂止旅鸽一种?“鸽丁”兴旺的旅鸽家族在半个世纪内就踪影不见了,而旅迹罕见的我国藏鵐却得以物种保护和生命赓续,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这个意义上说,藏鵐是极为幸运的。我们希冀在地球上这种幸运多些多些再多些,倘如此,人类一定要自觉地消除“贪婪和自私”的心理。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