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优势与途径

2013年04月01日 10:03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信息》   

  2012年5月召开的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保护环境资源、建设生态家园,是青海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责任、重大贡献,是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内在要求。青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优势

  生态优势

  青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地球四大超净区之一,这种优势越来越具有垄断性和独占性。一是涵养水源功能。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和黑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年产水量629亿立方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了冰川、雪山、河流、湖泊、沼泽等多种湿地类型。维护青海生态安全就是维护中国的水源安全,维护“生命之源”;二是防沙保土功能。青海的森林资源少,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上游的三江源地区,与青南地区广袤的草场植被共同构成了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天然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江河源头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地处西部柴达木盆地与东部湟水谷地、南部江河源头与北部祁连山地之间的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而且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三是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青藏高原特殊的生物基因资源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这里是全球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独特的地区,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和高原基因库”之称。在1988年12月10日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涉及青海省的野生动物有哺乳类42种(I级16种,II级26种),鸟类55种(I级13种,II级42种),两栖类3种(皆II级);四是碳汇功能。青藏高原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是重要碳库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研究结果初步证实,除了高原林地和高原湿地,仅青藏高原的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碳固定能力就达到1000万吨,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逐步恢复高寒草地、高寒湿地和高原林地,还可以使原来的碳源功能转变为碳汇功能。生态优势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

  文化优势

  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省份。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发青海,创造了畜牧文化类型和农业文化类型的生态文化。青海生态文化的形成深受宗教的影响,无论是本土的高原苯教,还是后来传入青海的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适应高原环境而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都已深深渗透到高原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与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何在脆弱而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是高原人自古以来一直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一重大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的话,那么对高原人来说,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人在自然环境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人应该如何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尊重自然的轨道中,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形成了青海传统的民族生态文化。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环保理念和独特的生态观,并切实将这些观念体现到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虽然这些朴素的自然观来源于人们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初步认识,具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在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应逐步淡化。但其“敬畏自然”的观念与现代“尊重自然”的理念,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比如要善待自然,不能对大自然为所欲为;要顺应自然,不能把人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等等。青海多元文化中蕴涵的生态因子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因素。

  政策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直是青海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下,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2005年,被称为“新世纪中国生态1号工程”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巩固生态屏障的重大责任,作为转变牧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作为改变青南地区贫穷落后面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机遇,按照“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牧民小康生活”三大目标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三江源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草畜矛盾趋缓,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提高,湖泊水域面积明显扩大,水土保持功能开始提升,严重退化区生态开始恢复,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好转,生态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2007年12月,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青海省委作出了“确立生态立省战略,致力于建设有利于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的决策。经过五年的大力推动,“生态立省”正在从一种政府倡导的理念变成全省人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面积大省、人口小省,资源富省、经济穷省,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青海“真正能给全国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在全国能够立得住、打得出、树得起的区域品牌,也就是我们独特的生态环境。”在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加强生态保护,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共赢,推进青海绿色文明崛起。十多年来,国家对青海的大力支持及青海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业已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良好的政策基础。

  青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途径

  大力推动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

  2011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建立第一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并批准通过了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新阶段。该试验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必须恪守生态公平理念,充分和科学地认识自然生态的价值,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端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通过建立经济、有效并且能够吸纳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的保护发展模式,让生态价值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让当地百姓得到应有的生态补偿,努力把试验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积极探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如果说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那么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则是“竭泽而渔”。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境保护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举措,找到一条将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增长有效结合起来的新路,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要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下兼顾好生态与生计,做到“绿起来”与“富起来”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今后要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统领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提升,不断增强青海经济综合竞争力。

  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绿色政绩考核体系。

  古往今来,兴衰成败在于人,吏治是关键。政绩考核体系是全面反映领导干部对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的理解程度、执行程度和完成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对领导干部表现的客观评价和激励的重要依据,是引导领导干部思想、行动的重要“指挥棒”。推动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绿色政绩考核体系。青海自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对玉树、果洛两个自治州不再考核GDP,减少对招商引资的考核,增加对生态保护完成情况的考核。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深入,要逐步建立以生态保护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绿色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转变政绩观念和行为方式。

  作者:马洪波

  青海省委党校教育长、教授,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