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既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也是体验清新呼吸的节点。监测发现,北京春节期间优良天数为11天,同比增加两天,PM10和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1%和27%,而PM2.5平均浓度达到2013年开展监测以来同期的最低值。数据的背后,是治理污染的不懈努力,是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国家发展与民生诉求最大的公约数之一。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的转变,“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而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也制约着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向着更高发展境界的迈进。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一头连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
正因此,观察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之中,一个清晰的脉络贯穿始终,那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决策层面不断得到强调、重视和提升。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五中全会则把“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自党和国家最高层的这些决策、思想,表达着一个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径,也传递着一以贯之的政策取向: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正所谓,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国家层面的理念宣示、宏观擘画,也正在转化为铿锵有力的政策安排、执政实践。无论是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以“法条数量上几近翻一倍”阐释着“史上最严”的含义,还是修订《环境保护法》、以“长出能制裁违法行为的牙齿”树立起“最严制度”的威力,抑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1+1>2’的治理成效”诠释着“环保先行”的价值,这些“纵横当有凌云笔”的大手笔、大布局,以高屋建瓴的视野、掷地有声的行动,把生态文明写在广袤的国土空间,也收获着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
有人曾说,开宝马车,喝污染水,不是我们期待的工业化、现代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价值指向。当然,环境问题的产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指望一朝一夕之间就驱散雾霾、刷新蓝天,需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走得稳,才能走得远。让我们期待万众瞩目的“两会时间”,为生态文明建设蓄积更多正能量。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