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雾霾肆虐的今天,大气治理,人人有责。那么,我们如何打好防治大气污染的攻坚战、持久战,真正改善我们所共同生活的城市的生态环境呢?
生态文明=环境改善+经济发展
什么是生态文明?简而言之,它就是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二合一”。人人都晓得,生态文明包括环境保护的含义。同时,我们显然不能饿着肚子谈环保,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包含经济发展。“ecology(生态)”和“economy”(经济)有共同的词根“eco(家)”,说明它们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如果每天环境美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大家就不用担心自己和亲友受到污染物的毒害。如果经济稳定发展,大家就会对未来有信心。生态文明越进步,人们免于环境污染的自由和免于匮乏的自由就越有保障,人们的安全感会越来越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消除人们的不安全感。
中央的经济、环境“两手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越来越坚定。首先,“生态文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中出现率很高,反映出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截至2015年3月,习总书记已有60多次谈及生态文明。而他重视生态文明的最近表现则包括,在2016年元旦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虽然这里说的是政治生态,但他用“绿水青山”来比喻好的政治风气,足见生态文明确实在他心中占有重要位置。今年1月初,习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些重要文件也昭示了高层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它们包括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5年9月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12月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程度一年胜过一年。然而,毋庸讳言,近两年国内治理环境污染的任务更加紧迫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经济和环境政策上,一些地方的思想和行动的不一致让高层的战略方针暂未很好落地。
打僵尸,去产能,推进生态文明
中央一直强调,高污染企业需要优化、升级或关停;一些地方政府则往往把其看作摇钱树、大税源和就业支柱,所以即便它们造成很大污染,也舍不得真关掉。利益冲突是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经常相悖的重要来源。
对一些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前景,中央和一些地方官员的认识不同,这更会加剧中央政策的落地困难。从世界大势来看,前些年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滥发货币,造成许多行业的产能膨胀,供应过剩逐渐积累,而近几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集体减速,更让一些行业的供过于求暴露无遗,并引发全球市场恐慌。经济危机的幽灵或在逼近,大宗商品价格大跌。比如,从2008年到2014年,国际煤炭价格大约下跌了一半,2015年又下跌约15%。从2011年年初至今,钢材和水泥价格跌幅分别超过了60%和40%。世界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大致每10年一个周期,2003年~2013年,是价格高涨期,而2014年开启了价格低迷期,之后的10年,价格将逐渐走低。中央高瞻远瞩,清楚认识到这一世界大势,并以壮士断腕式的决心,部署在钢铁、煤炭等严重供过于求的行业打僵尸。一些地方政府则抱有侥幸心理,把赌注押在行情会迅速恢复上,满心盼着别人倒霉,而自己却能活下去。由于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在打僵尸时,地方政府常常“半心半意”。
打僵尸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钢铁、煤炭等行业里的僵尸企业往往也是高污染企业,打僵尸会让我们的环境更好,对生态文明有利。因此,打僵尸、供给侧改革、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
以打僵尸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
每天清晨我在上班的路上,几乎都会和一位先生擦肩而过,不过我和他从来没有眼神交错过,因为他眼睛总盯着路面,一看见路上有什么垃圾,他就拾起来,他一路走,一路拾,路过垃圾桶时再把它们扔进去。他这样做,无疑是善举。可是,每天有大量的人随手乱扔垃圾,他一个人拾,怎么拾得过来?
打僵尸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央政府向前冲,一些地方政府却向后拽,打僵尸无论如何都成功不了。只有上下一条心,地方积极配合中央,过剩产能才会被逐出,原材料行业和重工业才会浴火重生,生态文明建设才有望取得实质推进。那么,各级政府应该如何打僵尸呢?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具体政策、办法。不过,其基本理念必须是完善压力机制,以压促变。
和“植物大战僵尸”游戏里的场景一样,只有当僵尸企业遭到足够致命的打击时,它们才会消亡。对僵尸企业的压力必须是多方面的。首先,增大来自体制外的压力,比如,应该依法给环保类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扩权,允许、鼓励和支持他们对僵尸企业及其他重污染企业以及当地政府提出公益诉讼。其次,把更多外国“鲶鱼”放进来,逼迫有潜质的企业抓紧推进技术升级换代,提高生存能力。切实减少政府对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保护,深化对外开放的层次,拓宽对外开放的范围,更加全面地融入世界市场。通过更大的外部压力,倒逼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中国制造2025》描绘的蓝图。
总之,只要中央坚定不移,打僵尸的路径和手段可以是多方面的。常规方面,监督地方政府坚决按市场规律办事,让僵尸企业失去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和股市融资等收入来源,以逐出过剩产能,并造福经济和环境。非常规方面,借用“打老虎”“打苍蝇”的做法来打僵尸,像近几年中央纪委的巡视一样,对各地尤其是去产能和环保压力大的地区,进行环保巡视,有效震慑一些地方以防止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并偷偷保护僵尸企业的传统做法。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