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从招聘城管要本科看体制积弊

2015年09月06日 15:11   来源:荆楚网   李双新

  9月上旬,上海市将面向社会公开招录500余名基层执法人员,报考人员均需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要从事乡镇、街道一线城管执法工作,以及更好地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和社会公用利益。(9月6日《中国青年报》)

 

  以后群众的感慨将不再是“大学学历越来越不值钱”,而是没有“大学学历谁还能找到工作”,500余名城管均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基层执法工作,而无数大专、职高、高中毕业的,很可能做的丝毫不比本科生差的待业人员,毫无竞争的机会。我们相信如此条件一定自有他的理由,但是作为行政部门,招收基层执法人员,如此抬高门槛,仍让群众感到不公、学历歧视等等,也可从中看到,行政体制积弊难除。

 

  在这里妄自揣度有关人事部门的心理,估计与大学生就业、改善城管素质乃至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期望有关。先说大学生毕业,随着最近这些年大学不断增加和扩招,大学生的数量猛增,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引人关注的现象,因而国家在招收公务员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要求应届毕业生或者参与国家“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大学生,与缓解就业难不无关系。其次,城管暴力执法已然成为一种刻板印象,城管的素质亟待提高,大学生城管可以有效提升城管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并且一个学历限制,就可以减少许多报名人员,减轻筛选的工作量。最后,城市管理不仅仅是在执法层面,还有更重要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大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未来升职后,可以更好地服务城市规划和建设。

 

  就算有多重原因,真的有必要招收500余名本科城管么?要知道,这500名城管都是去了行政部门最基层的执法单元,即乡镇和街道,即便有一天他们之中一定有人能够走到上海市城管的管理层,然而一定是屈指可数,毕竟从底层一级级上升,比条件相当但是本身在更高级别部门供职的人员晋升要困难得多。所以说,这500余人,大多数可能都要留在基层,从事更多的执法工作而不是规划工作。如此一来,要求全部都要本科以上学历就显得没有道理,更多的可能是人事部门和城管部门为了减轻自己工作负担而做出的限制。真若如此,行政体制的不公和落后更是引人深思。

 

  不管是什么原因,有关方面都应给出合理的解释,并且是能够被群众所接受的,不然的话,一次公开招录,就真的会招来积弊难除的名声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