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学生守则换新,倒逼教育方式创新

2015年08月28日 14:04   来源:燕赵晚报   汪昌莲

  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8月27日中国新闻闻)

  不可否认,在2004年版《中小学生守则》中,有不少是“遵守法律法规、热爱科学、自尊自爱”之类比较抽象的词。可见,过去的学生守则,已经不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没有顺应未成年人的身心特性,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美国、英国的守则,虽然条目不多,但不少中国家长非常认可,认为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更接地气。因此,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出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过去,学生守则“成人化”,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根本不像是学生守则,而更像是“公民守则”;学生守则中的一些内容,似乎是针对成人设计的,孩子们要么不懂其真实含义,要么是一知半解。试想,一个让孩子们难解其义的守则,他们如何去遵守呢?因此,新修订的学生守则,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条款,就是“去成人化”的一种进步。中小学生,可以说其道德还未完全形成,这时候如果倡导他们为道德去赴汤蹈火,显然是拾起了道德却丢失了人道。

  学生守则“去成人化”,说直白点,就是降低“标准”,使其回归“未成年人”本色。在这一点上,还真该向外国教育者学习。比如,外国的中小学生守则“重引导”,而中国的学生守则“重说教”;外国“告诉孩子们要这样做”,而中国则“要求孩子们该怎样做”。新修订的学生守则,显然正视和纠正了这一弊端。如补充了“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尊重和顺应了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

  特别是,学生守则换新,倒逼教育方式创新。过去,不仅是学生守则,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成人化”的倾向也比较严重。对学生发展个性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有的甚至把个性发展与定向发展等同起来,对学生进行不适当的“专长定向培养”;教育方式上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把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智力开发上面,急于传授给孩子知识,忽视孩子品德、健康和习惯的发展。此外,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因此,解决中小学教育弊病,首先应强化对孩子适应社会能力、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弱化对孩子智力的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灌输。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