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一旦排水不畅,城市就很容易遭受内涝,“城中海景”带来的不是轻松愉快,而是困扰和损失。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缺水又逐渐成为常态。如何让雨水为城市“解渴”,成为城市管理者费心思量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可以让水“呼吸”的“海绵城市”受到青睐,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方向和趋势。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具备良好的弹性,降雨时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缺水时将存蓄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通过这样一吸一呼,既解除了内涝之苦,又解决了缺水之困。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从国外建设“海绵城市”的经验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规划为先,全盘考虑。让城市发挥“海绵”作用,需要有具体的规划,有的放矢。例如,韩国首尔市制定了《建设健康的水循环城市综合发展规划》,提出到2050年大气降水地表直接排出比例下降21.9%,地下基底排出增长2.2倍,使年平均降水量的40%成为地下水。而在法国拟投资额高达1000亿欧元的“大巴黎改造计划”中,准备进一步完善维护现有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同时在巴黎市增添蓄水、净水处理中心。
其次,要注重细节,提高标准。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在保障传统排水系统稳定的同时,要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排水。不仅如此,新的建筑要增强排水和蓄水能力。例如,德国柏林市正考虑通过补贴措施鼓励民众参与建设“绿色屋顶”,补贴时间为5年。英国针对新建房屋设立1到6级的评估体系,要求所有的新建房屋至少达到3级以上的可持续利用标准才能获得开工许可,而其中最重要的提升等级方式之一就是建立雨水回收系统。
第三,要引导民众参与,提高全民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识和能力。“海绵城市”追求的是人水和谐,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例如,韩国首尔市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通过媒体宣传雨水的利用价值,引导民众提高水循环意识,提高雨水在城市绿地和景观中的使用率。此外,还引导民众举行与水循环相关的展览会、讨论会、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注意搜集民众关于水循环建设的好建议、好办法,提高民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瑞士则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外有专用雨水流通管道、内有蓄水池的房屋,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
“海绵城市”弱化了城市与水的界限,让水可以在城市中“呼吸”,既节约水资源,又能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尽管“海绵城市”建设难以一蹴而就,但现实已在告诉我们,需要立即从现在做起。(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默 言)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