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打招呼的调研”破了什么潜规则

2015年08月04日 09:47   来源:解放日报   朱珉迕

  领导干部应该怎么进行调查研究?韩正同志近日的“微服私访”,作出了身体力行的示范。在市委全会上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后,他用不打招呼、直插纵深的调研方式,揭开了城市管理腠理深处的一些短板,触碰到了基层社会运转的“原生态”。

  从舆论的普遍叫好,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成功的调研。但是光顾着感慨形式的新颖,或许还不能把握个中深意。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最需借以反思乃至从中借鉴的,不只是“冒酷暑、顶高温”,不只是“轻车简从”,甚至不只是“不打招呼”,而是最基本的三个字:“原生态”。

  领导干部下去调研,所到之处、所见情况、所问之人,都应当是不加粉饰的“原生态”。但恰是这样看上去简单朴素的道理,现实中却一度遭遇关隘重重。

  人们应该记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伊始,基层对“上面”最集中的“吐槽”之一,就是个别领导干部令人哭笑不得的“调研”。他们总是带着大队人马,预先安排好周密的“踩点”,设计好线路、准备好问题,甚至请好“群众演员”; 待到调研开始,一招一式都得按部就班、掐着钟表、不能差之毫厘,尤其是不能让“无关人等”或是“问题人物”破坏了调研的“程序”。这些缜密的准备工作,通常要耗去被调研方大量精力。这还不算完。有时候,他们甚至要为领导“草拟”一份“调研报告”,因为一个漂亮的报告常常是为调研加分的,而比起走马观花的领导,更熟悉情况的被调研者当几回“枪手”,总显得顺理成章……

  当调查研究都成了这样的逢场作戏,能真正收效几成也就可想而知。平心而论,这也不能全怪一两个领导干部——有人尚未摆脱“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也有不少人内心并无此意。他们何尝不想接触“原生态”,可只要打过招呼、排过计划,这般“浓妆粉黛”的调研程式就自动开启。在某些地方,这已经不是一两个干部的个人习惯,而成为一种官场潜规则。

  如今提倡“不打招呼的调研”,正是要以领导干部的自觉来破除这样的潜规则。只要一心想着接触“原生态”,就不愁找不到接触实情的办法。就城市管理而言,领导干部如果能够真正摆脱惯性、放下身段,以普通市民的身份来体验生活、用普通市民的视角来审视问题,往往就能有“意外之喜”。

  去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宝山区建交委曾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乘一次公交车上下班,以直面群众对公交服务的激烈批评。有些坐惯了专车的领导头一次体验单程3小时的公交上班路,尝过了车站布局、间隔班次等方面的“苦头”,恍然开始反思公交线路设置问题。后来,优化公交布局成为该委的整改成果,受到民众的认可。这其实也算“不打招呼的调研”,体验过的领导干部就会明白,有时候多一点这样的身体力行和换位思考,看上去棘手的矛盾和问题,往往能够迎刃而解。

  但话说回来,指望事事都靠领导干部“微服私访”,既不切实际,更不合时宜。倒是为数更多、更具常规性质的例行调研,更应当革除陈规陋习、更要接近原生态。只有当“原生态”成为调查研究的“常态”,一个地方才可能真正获得长久发展的“好生态”,领导干部才能诠释实实在在的“好状态”。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