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前调研,对改革艰巨性的充分认识

2013年11月06日 07:41   来源:中国网   陶短房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许多观察家和媒体开始注意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的密集调研。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至今,政治局7位常委累计调研逾50次,足迹遍布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省、市、自治区,其中总书记习近平京外调研总数高达9次之多。在多数观察家看来,三中全会前的高层调研,带有强烈的改革导向信号释放意味,但密集的调研究竟释放了怎样的改革导向信号,各家说法却大相径庭。

  一些分析家认为,调研释放出的信号,是“积极深化改革”,理由是习近平总书记京外调研的第一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龙头——深圳,7月下旬在武汉的调研中,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关系”论。除习近平总书记外,其他常委的考察足迹,也常常涉及改革焦点地区,调研中也时常触及改革“瓶颈”话题,如深化国企改革、土地流转、经济结构转型等。也有分析家认为,调研释放出“重视民生、重视社会公平”的信号。他们指出,10月底、11月初,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等常委先后出京调研,不约而同深入基层、民间和老少边穷地区,并多次发表强调“民生为本是改革出发点”等讲话,而自去年底至本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河北阜平、甘肃渭源和湖南湘西州三个中国最贫困地区,同样被认为意在释放“民生为本”、重视基层疾苦的新领导层改革思路和意向。

  当然还有另一种声音,认为调研强调“正统色彩”、“政治寻根”。这种声音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唯一两度调研的河北,是其步入政坛的起点,且在调研期间他还专程去了西柏坡;他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调研湖南,并在武汉、湖南等地先后走访毛泽东故居、遗迹;在调研期间,他还多次重提毛泽东强调过的“两个务必”、“六不”、“枫桥经验”等,这些都被某些观察家认为带有“政治寻根”意味。

  上述观察都很细致,见解也各有其根据和道理。但这些见解在不同程度上,都带有“盲人摸象”的意味,即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只看局部,未见整体。

  早在2005年8月26日,当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撰文强调,调研工作要“十月怀胎”,以供决策时“一朝分娩”所需,调研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调研中应多同真正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并进行交换、比较、反复,从而取得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的调研结果,导出正确结论。

  由此可见,调研的过程本身,就必然是全面、广泛、多元化的,必然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各层面,在调研阶段,调研者会力求面面俱到,力避偏重一点、一面。正因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中共高层的调研,才显得层面丰富、内容广泛,他们去过的地方、说过的话,也才可能被诠释出如此丰富的解读。事实上,调研本身是在为三中全会的决策做准备,而三中全会才是真正集中释放改革导向性信号的平台,如果用烹饪来大比分,则调研所获得的不过是原料,全会推出的才是真正的菜色。同样的原料,在不同的烹饪下,会产生迥异的菜色,因此仅仅从调研、甚至局部调研迹象,来推究中共未来改革导向,恐怕未必科学。如果说,三中全会前密集调研所真正折射出的信号,恐怕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充分认识,和对改革导向决策的慎重。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