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银行凭啥拒绝给福建人贷款?”来自福建的黄先生近日爆料称,自己已经落户上海,但因身份证号码头三位数仍是福建的代码350,就被上海的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拒绝房贷申请。记者求证发现,“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似乎已成为上海一些银行的“潜规则”。(7月30日澎湃新闻网)
作为部分沪上银行默认的潜规则,“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已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这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呢?据说是2012年的钢贸老板跑路潮,“引发的坏账高达数百亿元,造成许多银行行长下岗催债。”结果,就是近4000万福建人惨遭钢贸信贷危机连坐,在上海贷款成为难题。彼时的新闻说,“闽商在沪投资大受影响,办张信用卡都难”。一句话,少数人在上海玩坏了银行信用,结果就是“银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大多数人跟着连坐遭殃。
银行被骗贷吓坏了,难免如刺猬般蜷身自保——谁让你失信在先呢,遭报应也是活该。看起来,银行如商场,买卖自由,信贷自由,行政的手再长,也不好意思伸到贷款审批的流程上去。不过,情归情,理归理:一则,作为现代经济的支点之一,商业银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卖场,尤其是带有央企性质的商业银行,其操守取向与规则秩序,恐怕不能、也不该太过任性。换句话说,民资外资的小银行可以有脾气,国字号大银行就该更守规矩。二则,谁生病谁吃药,谁失信就惩戒谁,何苦在信贷上搞出封建连坐的把戏?基本商业伦理与市场逻辑,应该有公平与正义的底线,“错杀三千”的暴脾气,是否涉嫌滥用市场地位?再说,如果中国商业银行的风控水平就是如此“大牌”而幼稚,那么,银行业改革可能也就是个隔靴搔痒的游戏。
更重要的一点,往往被大家忽略了。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银行在“受伤”的背后,就没有风险监控的缺漏吗?层层防范的银行防骗系统与能力,跑哪儿去了呢?《经济观察报》曾报道称:“以个人为单位的联保模式贷款,通常只能贷500万以下,为期半年到一年。”但据记者了解,在上海,周宁人可以用联保模式贷出3000万元。善用银行的钱,“这是钢贸行业公开的秘密。”于此观之,作为敏于市场风吹草动的商业银行来讲,在大规模受骗面前装“傻白甜”,说得通吗?
这根诡异的利益链一旦崩塌,相关银行自然是受害者,但要切记两点:第一,骗贷程序中,银行非“清白无虞”,那么,就不该把所有愤恨情绪发泄到所有的福建人身上。第二,国有商业银行不在征信体系与信用建设上下功夫,而是采取株连政策限制守法公民信贷权利,这算不算荒诞的“报复社会”呢?
眼下,中国银行业正在完善公司治理的路上,那些陈年旧账,那些小姐脾气,也该有个完结篇了。买房也好,创业也罢,“350拒贷”的潜规则不仅伤害了公民合法权益,更涉嫌恶劣的地域歧视,如果所有领域群起而效仿,那么,我们干脆回到各自为营的小国寡民世界好了。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