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因发表爱国言论被殴,需思辨和反制

2015年07月24日 09:31   来源:中国江西网   张立

  7月22日下午,威海文登青年侯聚森被多名不明身份人士打伤。侯聚森经常在网上发表一些爱国言论,此次被打疑因网上意见不合者所为。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立案,正全力对案件进行调查、侦破。(7月23日 中国新闻网)

  经常发表爱国言论的侯聚森因其爱国言论被众人围殴,着实让人愤慨。在发表些爱国言论就被“抹红”、 “被五毛”的情况下,加上此番的暴力殴打,真实暴露出当下以“不爱国”为追捧者思想的沉渣泛起,尤其应该值得重视和警惕。

  最为著名的例子,以赵雅芝“作为中国人骄傲”言论被围攻、刘嘉玲爱国言论被围攻莫属。不管是名人的爱国言论,还是侯聚森这样普通国人的爱国之情,行使爱国言论有错吗?正能量不彰,反倒成为围攻殴打的对象,显示一些国人心里的阴暗。

  在部分人眼里,看到的只是干部贪腐、环境污染、部分地区贫穷、公共服务水平低等这些不足之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以为是。但凡提到“正大光明”的一面,就会遭到部分人的不屑或者对抗。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样的错误思想认知,既有“愤青”的年轻人,也有极具舆论引导力的网络大V,还有部分高校的一些所谓教授、学者。当实事求是的正面彰显变成“被抹红”之后,就加剧了观点相左方的情绪对立、对抗,以至演变成暴力冲突。

  回到侯聚森事件上来,目前的案情仍然没有彻底查清,但被冠之以“因行使爱国言论”而被围殴。这就需要彻底查清楚。对于确因“行使爱国言论”而被围殴的事件,就必须要依法严厉惩处暴力行使者。

  当然,爱国言行,也需要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就如有一部分民众,一谈到日本,就声称要抵制日货,凡是跟日本有关的都要反对、破坏。所以,回归到爱国言论上来,也要有一定的表达方式的技巧。不用过分过激的语言,事实和真理自在民心。就如侯聚森因“爱国言论被围殴”后获得广大网民、团中央官微等的强有力支持一样。

  爱国言论,就应该得到有力彰显。建设生动活泼、畅通有序、规范合法的网络环境,不仅要狠治那些谣言、黄赌毒、违法犯罪类信息之外,还要大力宣传、弘扬爱国、诚信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事迹,要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宣传,要以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

  邪不压正,向来被历史前进的洪流所证明。对于侯聚森“因爱国言论而被围殴”,既需要彻底查清事实,更要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环境,还要从现实生活入手,真正关心关怀像侯聚森这样的爱国青年,教育引导有着不科学甚至是错误认识的群众,用法律的武器治理违法行为,如此,才能切实杜绝“因爱国言论而被围殴”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