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要在变中突破

2015年07月21日 09:28   来源:中国网   薛宝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7日下午在长春召开东北三省一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强调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京报》7月20日)

  这是习近平在吉林考察调研期间专门召开的座谈会。座谈会上,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先后发言。他们结合各自实际,既讲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习近平边听边记,不时同他们讨论交流。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谈形势论长短,充满了实事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抓规律、寻办法、增自信、克难关、搞推进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精神;习近平讲发展话优劣,充满了深化改革、脚踏实地求进取,谋创新、探新路、促转变、惠民生、增后劲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精神。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可谓是及时雨,对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进一步补齐三省一区发展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习近平在所作的重要讲话中,以科学研判的智慧眼光和高瞻远瞩的视野,直接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这是他带给三省一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正能量,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省区市坚守的经济发展定力和稳中求进、求效、求好的希望所在。

  在全国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审视东北地区,习近平更是站得高看得远。他明确指出,东北地区人口、资源、产业、人才、基础设施、区位等支撑能力很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10多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帮助、推动东北地区发展的专门措施,各级各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这当然是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东北地区的父老乡亲是蛮拼的,是执着的,也是不甘落后的,尽管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们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往后迈过,依然在砥砺前行。

  事物发展总是与各种矛盾相伴相生。目前,东北地区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有全国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

  有矛盾、有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要深入研究在注重质量和效益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和办法,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找准症结就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习近平以此睿智开启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之门,无疑增添了三省一区推进发展的自信心和强大奋进的动力。

  作为共和国骄子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体制机制改革,市场资源配置和运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民生的改善,等等,诚然还有一些沉重的负担,急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兴利除弊,特别是大力转型升级,彻底打破旧有的、落后的、封闭的老一套制度,以及不合时宜的做法,实现脱胎换骨。比如:进一步发挥三省一区的边疆优势,繁荣内外贸易,在解决好国有企业出路的同时,解决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赚”的最现实、最直接、最紧迫的生存、发展问题,不辜负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殷切要求。

  在吉林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曾强调要求,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这是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开辟的道路。

  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三变两求一突破”,是总书记深刻的哲学思考,也是深刻的英明论断,更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加快振兴、谋求发展、追逐富裕、增进幸福感的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认清形势提振信心,明确方向振兴东北,由此而进发,我们会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