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作出重要指示。今年两会期间,他对黑龙江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5月,他来到黑龙江,就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进行考察调研。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指导工作实践,努力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全面振兴。
辩证对待全面振兴中的“长”与“短”
习近平同志指出,黑龙江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短板,关键要围绕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打好发展组合拳,发挥政策措施综合效应,朝着既定目标扎扎实实向前走。这为黑龙江振兴发展号准了脉搏、开出了良方。我们要进一步审视省情、深化认识,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克服不足,不断释放巨大发展潜能。
找准“长”有什么、“短”在哪里。推动全面振兴,前提是搞清楚自己的长项和短板。黑龙江经济发展有“三大优势”,即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基础优势、后发竞争优势;有“三大短板”,即结构性短板、资源性短板、体制性短板。从自然资源优势看,地域广阔、资源富集、物产丰饶、风光独特、生态环境优良、人均占有资源量多;从发展基础优势看,工业基础雄厚、科教基础较强、农业基础坚实,具备振兴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从后发竞争优势看,实施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等“五大规划”符合中央要求、切合省情实际,持续推进的重点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现,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从结构性短板看,所有制结构偏国有,产业结构偏传统,产品结构偏低端;从资源性短板看,“原”字号特征明显,精深加工不够;从体制性短板看,体制机制不活,市场化程度不高,国企发展动力不足,非公经济发展缓慢。
理性认识“长”和“短”。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任务、不同发展要求下,“长”有可能变“短”,“短”也可能变“长”。“长”和“短”是相对的,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而应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黑龙江在粮食生产上是“长”,但在市场营销、精深加工、过腹增值上是“短”,“长”中存在“短”。当前玉米出现结构性过剩,对农民增收、去库存是“短”,但对精深加工、过腹增值发展畜牧业则是“长”,“短”中也有“长”。有“长”不扬就是“短”,有“短”补上可成“长”。我们既不能守着金山讨饭吃,也不能面对短板发牢骚,必须增强主观能动性,更好推动发展。
着力在“长”上做文章、在“短”上下功夫。在扬长避短上,立足本地最有优势、最为独特的资源发展经济;对于那些明显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则坚决避开,不能上的项目坚决不上,不能搞的产业坚决不搞。在扬长克短上,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找准劣势主动发力,解决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尽力消除不利形势带来的影响。在扬长补短上,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补”上真正用劲,抓紧补齐那些影响经济发展的短板,努力实现协调发展。
奋力走出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必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振兴新路子。
形成充满活力新体制。体制性矛盾是制约振兴发展的主要症结。当前,必须抓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推进油城、煤城、林城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以“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为牵引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走出一条依托重点领域改革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同市场全面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路子。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产业是振兴发展的基本载体。深入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抓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创新扩量升级,走出一条产品向中高端攀升、结构布局合理、质量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路子。
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是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实施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注重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战略对接,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发展,走出一条以国内区域合作为依托,以对俄开放为重点,面向欧美、日韩及港澳台地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路子。
拓展城镇化新空间。新型城镇化是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托。要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空间布局,加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和城市“三供三治”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基础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产业支撑有力、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路子。
取得共享发展新成果。不断改善民生是振兴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民生,妥善安置煤城、林区等资源型城市转型转业职工,做好高校毕业生、农业富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号工程”,大力实施棚户区、独立工矿区改造,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收入、教育、社保、医疗等问题。着力编织好稳固的社会保障网,走出一条基本民生得到改善、小康民生全面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新路子。
释放生态建设新优势。生态资源是振兴发展的基本资源。深入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利用冰天雪地资源做大做强冰雪经济,发挥江河、湖泊、湿地等水生态优势发展湿地湖泊经济,以大森林为依托发展林菌、林果、花卉苗木、林中养殖等现代林中经济,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走出一条生态优势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产业富省惠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不断激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振兴东北,一是要继续大力支持,二是要激发内生动力。黑龙江发展需要得到国家支持,但关键是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动车组”,加快驶向全面振兴之路。
激发思想引领动力。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破除思想束缚和障碍。坚持用新发展理念衡量工作、指挥行动、培养干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寻找机遇、打造亮点、拓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力。
激发创新发展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举措落地,破除束缚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动作用,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尽快生成高科技产品、就地转化为高科技产业。
激发人才创业动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抓好以科技人才、企业家人才、实用型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引进、留住领军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落实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股权期权激励分红等奖励政策,让科技人员真正得到实惠。在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动力。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于市场主体、活力来自市场主体。在激活国企存量方面精准发力,支持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在放手发展非公经济方面精准发力,支持企业把产品做精、链条做长、规模做大。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着力打造全面振兴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同志强调,东北地区振兴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很重要,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这为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采取法治化、市场化、服务化方式,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才能有效优化发展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法治精神,使法治成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同时,加强教育引导,使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主要精力放在干事创业、担当有为上。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最直接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简政放权,重点解决执法不规范、不文明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政府工作人员要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抓工作,学会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复杂问题。同时,认真落实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对企业做到“亲”“清”二字,坦荡真诚同企业接触交往,在企业遇到困难时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同企业家关系清白、纯洁,做到亲商安商富商。
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最好的发展环境。旗帜鲜明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坚决整治以权压法、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依法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稳定发展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加强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治安秩序,坚持打击违法犯罪和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相统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作者为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