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称谓可休矣

2015年07月07日 08:03   来源:长江日报   公孙好

  近千万外来务工群体在为深圳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深圳市总工会曾主持的一项“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深圳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没有务农经历,一年也难得回一趟农村,渴望城市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农村回不去,城市又难以融入,不少外来务工群体都存在身份认同危机。(7月6日《南方都市报》)

  新生代农民工是什么样子?深圳市总工会的这一调查无疑画出了群像,相关数据也让人五味杂陈。这一群体的实际情况,和人们想象中显然不完全一样,对他们社会理应给以更多关注,而非简单地进行标签化处理。

  可以说,除了户籍上的农民身份之外,新生代农民工和传统依赖土地为生的农民已有了本质区别。缺乏务农经历的他们与土地的感情,也不像传统农民对土地那样深厚,在城市的生活经历反而使他们更愿意留下,这样便容易让他们产生身份迷失之感。从数据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耐劳,一半以上有储蓄习惯,会将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寄回老家。然而,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教育程度比老一代农民工高,但收入低于后者。但可以确定,他们的务实与奋斗精神,也能够为城市注入新的力量。

  如何更好地接纳新生代农民工,各地政府的处理方式往往流于形式,比如有的只是简单改了称呼,将农民工称为“新市民”,这种文字游戏显然只是画饼。进一步的做法是户籍。诚然,包括积分入户等政策有助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问题,但并非摘掉这一标签,他们就可以在城市中快乐地生活。还需要有更多的具体配套,比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医疗保障问题等等。离开这些,便只能是空谈。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牵涉甚广,无论你现在身处城市还是农村,对这一问题都不能冷眼旁观。因为,他们可能本身就是你的家人、亲戚,或者即将成为你的邻居、同事。政府和民众都能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他们,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