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抽签睡觉”的贫困债该怎样还?

2015年06月26日 07:38   来源:红网   张立

  几个月来,新华社9路调查小分队走访中国最贫穷的角落,所见景象触目惊心。通过笔尖和镜头,我们的稿子获得了很多的关注和点评。可是还有很多我们见过、听过的,发生在中国角落里的贫困故事没有被写进去。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高坪小学,151个住校生挤在几间活动板房里。其中一间是教室兼寝室,前半部是课桌,后半部是上下铺。4张床,每张床挤两个人,可以睡8人。但男生有12名,开学时大家抽签,抽到的住床上,抽不到的睡课桌。(6月25日新华网)

  贵州从江高坪小学“抽签睡觉”的新闻,让观者无不感到震撼。也许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中小学生,可能还在嗔怪家长不给自己买高档玩具而耍气时,贵州从江高坪的学生们,却在欣喜于摆脱了老旧狭窄房舍而终于有了“宽敞”的教室。这样的对比,让人心酸。扶贫之路,虽有投入,也见改善,但显然路阻且长。

  由于地理、自然及历史等原因,扶贫工作虽有巨大投入,但效果在不同地区却显现出不平衡的进度。贵州从江高坪小学,在扶贫之前,学生们住在老旧的木屋里,男生夜宿课桌。因为寒假后的一场大火,学生们“因祸得福”住进了临时活动板房里,从而有了“女生住床,男生抽签决定谁住床谁住课桌”的一幕。

  “抽签睡觉”,印证出在一些地方贫困现象根深蒂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恶性循环;因贫穷等原因出现“光棍村”;在广东,也曾存在着“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样的贫困现象;在北京周边,也存在着环首都贫困带。当一户户贫困家庭以真实的、不可想像的贫困艰难地生活时,扶贫之战就更加显得紧迫。

  穷人之穷,不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每一处贫困,都映射着中国的面貌;每一个穷人,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前不久,《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在网上走红,也客观反映了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的贫困问题。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日益临近时,攻下扶贫之役,是最为艰难的战役,但必须得打赢。

  治理“抽签睡觉”所折射的贫困,尤其要坚持精准扶贫。对于一些生活在不具备生存环境的群众,应该进行整体搬迁,从外部环境上改善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并配套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让其搬得出、住得下、能富裕;对于具有较为丰富自然、人文资源的贫困地区,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进行扶贫;对于因病致贫、返贫的情况,尤其要提供更为充分的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实现基本的兜底功能。在扶贫当中,加强扶贫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审计,杜绝扶贫政策被“雁过拔毛”,真正把哪怕一分一厘的资金也用在扶贫上。

  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对门村一位学生在木板墙上稚嫩地写下“万丈高楼从地起”,这是学生们学习后的见证,也是他们的一种希望,但更像是加快扶贫的一次警示,一道催促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每个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宏伟目标,尤待补上贫困这个短板才能真正实现。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