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抽签”上艺校公平吗?

2015年06月01日 09:29   来源:人民日报   李志伟

  巴黎市议会不久前通过决议,确定2015年巴黎儿童进入市属艺术学校学习音乐、戏剧、合唱等需要进行“抽签”,以此来实现“公平、平等”入学。

  法国在音乐、舞蹈、戏剧方面的成就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密切相关。据统计,法国每4名儿童中就有一人学习音乐。巴黎每年有9000名儿童报名学习各种乐器、传统音乐、戏剧等,但是全巴黎17个市属艺术学校每年仅有3000个名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这些最优秀的学校进行艺术启蒙教育,很多家长要彻夜排长队,根据“先到先得”原则报名入学。为了缓解这样的紧张情形,2014年巴黎实行了电话报名方式,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入学难”问题日益严重,“抽签”方案应运而生。根据“抽签入学”新政,从今年6月1日至15日,巴黎的家长们可以登录相关网站报名,随后在公证人员监督下进行“抽签”,被“抽中”的儿童在6月底就会接到入学通知。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一解决办法是理想的。有法国媒体就评论说,“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也难有什么好主意”。

  “一个孩子的音乐发展不能靠摇骰子,不能因为运气好坏,就把有动机又有天赋的孩子拒之门外,这会让局面更加混乱。根本问题是,巴黎的艺术学校学生名额不够多。”反对党的市议员蒂埃里·奥当说。

  不过,提出“抽签入学”倡议的巴黎副市长布律诺·朱利亚尔认为,在巴黎艺术院校招生名额有限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和社会融合问题:富裕家庭的子弟占据过多的艺术学校名额。

  为了解决资源不足的深层次矛盾,作为补充方案,布律诺·朱利亚尔承诺到2020年增加2000个艺术学生名额,并新开设一家艺术学校。他还希望通过设置集体课程来安排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习艺术。同时,在校外的社会中心、活动中心和协会来试行音乐课程,并于2016年推广实施。

  值得思考的是,看似公平的“抽签”模式算不算一种形式的“惰政”?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真的可以就此彻底解决吗?事实上,法国富裕家庭有能力请高价家教来让孩子学习艺术,而一些普通家庭的艺术苗子却有可能因为“抽签入学”而丧失学习的机会,这对于真正有需求、有天赋的孩子来说恐怕是最大的不公平。有法国网民指出,实行遴选入学时,需要对孩子的愿望和动机进行评估。事实上,很多儿童学习艺术只是遵从家长的安排,反映的仅仅是家长的一腔热望或人生理想。

  几乎在所有领域,优质资源总是稀缺的。特别是在极其需要天赋的艺术领域,这一矛盾更显得十分尖锐。艺术需要天赋与勤奋,动机与需求往往胜过公平的重要性。“抽签”入学只能一时平息问题,但并非长远解决之道,形式上的公平还可能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