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炒股要“造血”更要“输血”

2015年06月03日 10:33   来源:东方网   刘建国

  近日,记者针对大学生炒股现象进行了调查。参与调查的人员中,有31%的大学生在炒股,其中26%的炒股学生投入了5万元以上。另外,记者发现,有些高中生也正在利用手机上的模拟炒股APP,进入股市摸爬滚打。(6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

  与牛市的火爆相比,大学生投身股市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应该说,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大量大学生与痴迷股市,其优势和弊端同时并存。一方面,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他们的成长来说,可谓意义非凡、另一方面,大学生沉湎于股市,缺乏认知能力和自制力,难免影响学习,甚至被股市“套牢”,而无法自拔。

  利弊面前,关键在于如何衡量,如何审视,真正趋向于价值最大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正负价值并存的情形下,大学生若是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就可能导致极强的负面效应。大学阶段,本是读书学习的黄金时刻,依赖于自我“造血”,将精力集中于股市上,也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延伸。不过,股市需要投资,对于依赖于家长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们,这种投资幅度适可而止。

  就报道来看,大学生过度沉湎于股市的情形令人忧虑。比如,一些大学生不上课,只是盯着股市的运行态势。再比如,学生之间的讨论只是聚焦于股市,其他话题则被搁置一旁。对于股市的理解和参与,显然都是大学生们“自学成才”,并没有校方的参与和主导。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大学生就缺乏了自我掌控能力,游弋于股市的潮流中,难免会被“误伤”。

  应该说,大学生们炒股,应该理智客观的看待,既不能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能持过于乐观的态度。除了依赖于学生的“造血”功能外,还应该为他们及时的“输血”,培养他们正确的炒股理念。具体来看,就需要校方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模拟操作等等,对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教育。尤其是,要为他们多多讲解股市风险,告诉他们如何理智、审慎的看待股市,切莫被金钱诱惑冲昏了头脑。

  很大程度上而言,依赖于校方的“输血”,其效果要好于学生们的“造血”。毕竟,大学生们投身股市,往往只是心血来潮,或者是一种跟风效应,缺乏理智的分析和判断。假如,任由学生们在股市中摸爬滚打,难免会陷入到认识误区中,甚至对他们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基于此,校方应该及时“输血”,将学生头脑中疯狂的炒股热情及时冷却下来,引导他们理智冷静看待股市中的潮起潮落。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