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线城市看别墅,可激发孩子成功欲?

2015年06月01日 06:57   来源:红网   郑渝川

  5月31日,广东清远某旅游度假地产项目迎来众多游客。许多游客带着孩子专程来看这里的别墅样板房。这些家长参观中告诉孩子,财富代表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也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只有从小努力学习,树立财富理想,渴望成功,长大了才有机会成为富贵一族,有能力购买几百万元一套的度假别墅。也有人认为,让孩子从小就有拜金主义对孩子的成长教育非常不利。(5月31日中国青年网)

  这篇报道的写法很有意思。报道前半部分详尽引述了受访家长的财富观,还美其名曰“财富理想”、“财富教育模式”。每个人的说法都大体一致,概括起来就是简单一句话,好好学习、目标远大,才有机会发财并买下度假别墅,但报道引述起来就是那样的不厌其烦。这怎么看都有点灌输的嫌疑。

  尽管报道后半部分还引述了不同观点者的看法,但反对意见更接近于说教,有意将财富、创富、消费与人生价值对立起来,很容易引发人的反感。两相对照,受访家长的财富观显得更接近生活,更可能说服一些人接纳这样的财富观,并对涉事旅游度假地产项目产生兴趣。

  尽管如此,报道也暴露出一些关键纰漏。这篇报道发出后,很快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的首要位置。颇为蹊跷的是,这篇报道既没有标注原刊发媒体“专稿”的字样或记者署名,也没有来稿作者署名,仅有责任编辑的名字,却没有忘记在原文中标注清楚地产项目的全称。并且,按照原报道所述,这批游客是在5月31日当天参观的涉事旅游度假地产项目,不知其名的撰稿者不仅采访了多个观点如出一辙的家长,而且还找到了分别来自广东佛山和东莞、持批评观点的受访者。报道最初刊发时间是在5月31日下午14时,何其神速?何其怪哉!

  如果依照报道中一些家长的观点逻辑,白手起家、努力奋斗创造了财富,有助于提升社会地位,但在广东地区,这种所谓的社会地位,更可能与房价最贵的广州、深圳的稀缺楼盘产生关联——报道中那些家长,带着孩子,跑到珠三角中心区域之外的地方,看什么度假别墅,难道是在暗示孩子,这辈子只能想都别想进广州、深圳买房子,孩子的资质也就够到三线城市的郊外买套“一直在广告,从来未售罄”的房子?买下这样的房子,就叫做当了社会精英,可以“娶上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或名门千金”?

  按照报道的描述,带孩子来看度假别墅的家长有着非常恶俗的装束特征,比如“手戴大金戒指,脖子上戴着大金链”,报道称,“一看就是富起来的的‘土豪’阶层”。这样的描述,其实充分反映出撰稿者并不了解广东地区的富人阶层。广东富人买房、买车、购买奢侈品等方面的特征,与国内其他地方没有太大差别,但在装束上却颇为低调,戴大金戒指、大金链等“嘚瑟”行头相当罕见。周末带着孩子离开珠三角中心区域,到三线城市看房的富人,还挂着一串大金链,对拍摄镜头不避讳(毫无“藏富”谨慎的理念),这样的剧本一看就出自广东之外人士的手笔。

  坊间此前流传“朝阳区有三十万散养仁波切”的笑谈,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内的富人阶层并没有报道描述的那样俗不可耐,尽管他们会在“散养仁波切”等人士身上花掉很多冤枉钱,但毕竟那是为了追求坐拥财富之后的心灵安稳,努力克服精神世界的空虚。很难想象,这些富人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带着孩子通过参观高端地产项目与车展,来培养下一代的赚钱冲动。富人比“待富阶层”清楚得多,财富跟社会地位、事业成功显然有关,但不是唯一对应的关系,财富可能产生别的影响,社会地位、事业成功也完全可能通过别的渠道得来。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