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后脚习近平主席就在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时提出明确提出“就‘向东行动’政策加强沟通……更加紧密地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实现两大经济体在更高水平上的互补互助”。俄罗斯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从最初的冷淡迟疑,到后来的互信合作,其中固然有乌克兰危机和西方压力的因素,但中国策略的转变也绝不可忽略。中国从一开始直接大水漫灌式推进“一带一路”到后来主动寻求精细化对接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这种主动释疑的策略这也催化了俄方态度的变化,合作形势柳暗花明。俄罗斯、印度都是区域内的重要国家,如果中国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粗放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必然会招致怀疑甚至抵制,而在俄罗斯身上已初见成效的“对接战略”运用印度身上效果将会如何?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及其包含的巨额投资和各类项目)是中国手里的一副好牌,这副牌以怎样的组合打出去、什么时候打出都会对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莫迪访华后中印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动向,这无疑也是考虑如何将“一带一路”接入印度的最佳时机。
无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印度都无可置疑的处于影响范围之中。对于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印度也是采取了祖传的“模糊战略”——有时甚至很难搞清楚印度是刻意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还是德里的决策者们未能达成共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虽然在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和此次莫迪访华期间,印方都对“一带一路”显出兴趣,但是在两份《中印联合声明》中对“一带一路”都没有任何提及,而在一个星期以前发布的《中俄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却有专门一章节用来论述“一带一路”。由此,印度的迟疑和戒备可见一斑。有趣的是,虽然5月15日的《中印联合公报》没有提及“一带一路”,但是大部分内容却是围绕其包含的“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展开——践行“一带一路”的内涵,却不提“一带一路”的字眼,让人不得不怀疑此中龃龉。
目前,印度方面至少提出或主导了“季风计划(Project Mausam)”、“香料之路(Spice Route)”、“南亚增长四角(The South Asian Growth Quadrangle)”等多个区域综合发展项目,完全不缺和中国“一带一路”对接的项目。因此,如果中印要寻求发展战略的对接,关键问题在于印方的态度和认证。从当前印度经济将起未起的情况看,中国的“主动对接”战略对印度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可期两国在这个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也应注意印度执行力和内政问题可能给中国造成的阻碍。
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印度是远虑,而非近忧,因此如果条件合适,态度不是没有变通的空间。虽然印度战略界对“一带一路”抱有各种怀疑,但是即使最鹰派的印度人也不敢否认“和平和发展”是中国战略的基调。相比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胁,印度更担心的是中国顺着“一带一路”加强对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因此与印度的影响力产生碰撞和竞争,最终危害印度利益。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印方害怕的是中方具体的举措和政策,不如说是忌惮中国整体上升的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由于印度担忧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不确定性”而非实实在在的威胁,因此这就为中国采取“对接战略”提供了关键机遇。
无须讳言,印度视周边南亚国家和印度洋沿岸国家为印度影响力“理所当然”的辐射地区,这从“季风计划”、“香料之路”等印方倡议中就可见一斑。因此,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印度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中国侵入印度后院。然而,如果中国提出主动对接,将“一带一路”和印度的倡议衔接起来,印方的负面情绪就可能得到一定释放。这种对接意味着中方项目会和印度加强沟通,在和第三国的合作也会更加注意印度的存在。虽然许多南亚、印度洋中小国家对中国这个远方大国满怀合作希望,他们却不能冒然忽视印度这个近在咫尺的大国,而通过中印战略对接,这些国家就可以避免“非印既中、非中既印”的二元划分,为区域合作减小压力,创造一个可能实现多赢的务实环境。
“对接战略”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深入南亚、印度洋地区的一次机遇,但是也绝不能忽视这背后的风险。首先,印度的执行力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和俄罗斯苦心经营多年的“欧亚经济联盟”不同,印度提出的“季风计划”和“香料之路”依旧停留在构想阶段,实际举措几乎可以忽略,而且印度方面也缺乏进行大规模投资和贸易的硬实力。在这种情况下,用真金白银的“一带一路”对接纸上谈兵的“季风”和“香料”效果很可能不可持续。毕竟,中国推进“一带一路”不可能等到万事俱备只欠“季风”,因此如果印度不能拿出与“一带一路”对等的切实措施,那两国战略对接的蜜月效果只会昙花一现。面对一骑当先、势如破竹的中国,印度必将怀疑再起,中印合作又会陷入原有的不信任循环。
除了执行力问题,印度体制内的反对力量也不可小觑。虽然莫迪此次来访氛围和谐,中印关系一时间春暖花开,但是印度体制内对华怀疑和不友好的力量依然势力强大,尤其是印度内政部和军方。即使莫迪同意将“季风”、“香料”和中国“一带一路”对接,中资和中方人员所遇见的阻力依旧很难减少,因为印度内政部依然能够通过“安全至上”的否决权来迟滞和阻止中国。如果一方面中方对印增加透明度和重视,而另一方面印方并没有对中国采取对等措施,那么中国的主动对接战略就会是热脸贴上冷屁股,不仅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还会落得自讨没趣。
对于想要振兴印度经济、推进制造业发展的莫迪来说,中国的“一带一路”自然是难以回避的主题。目前,原油价格上涨、出口体量持续下降、外资不断流出等风险已经在印度开始不断积累,而莫迪在土地改革、劳工改革等关键方面取得的进展却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真金白银的 “一带一路”,印度不可能缺乏兴趣,此时中国如何将这副牌打好就变得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对印度采取已经在俄罗斯身上初见成效的“战略对接”策略,以减小“一带一路”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可能遭遇的阻力;另一方面,对印度孱弱的执行力和其体制内的反对力量也要有所准备,切忌在善于制造气氛的印度面前过于乐观。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