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何必拘泥于方言

2015年04月01日 08:07   来源:钱江晚报   本报评论员 高路

  《平凡的世界》电视版正如它的原著一样,越品越有味,经历了一轮不温不火的播出以后,在观众心里积累起了良好的口碑。在高兴之余,有地道的陕西人认为电视剧拍得很成功,但还可以拍得更好一点,特别是语言有点混乱,有普通话、陕西话,甚至还有河南话、京腔。

  《平凡的世界》是不是一个推广陕北话的好机会,得看陕北方言本身的底蕴,但是剧中语言的混乱却是不争的事实。自开播以后,剧中的方言一直是大家吐槽的热点,被人戏称为“平凡体”。几位主角脚踩黄土高原的一道道梁,操着不伦不类的陕北话成了陕西人民最伤心的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好,希望家乡的名人留下的不仅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丰富的物质遗产。王勃成就了滕王阁、《消失的地平线》成就了香格里拉,《边城》又成就了凤凰古城,而《三国演义》留下的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至今仍然被一大堆立志要做名人故里的地方争来抢去。《平凡的世界》成功了,如果不能向外界展示一下陕北的美,不向外界推广一下陕北方言的魅力,是件遗憾的事。莫言让高密东北乡成了文学高地,引来四方宾客纷至沓来,平凡的世界若能成就陕北,路遥泉下有知也是会欣慰的。

  一部皇皇巨著,是人物的命运史,也是当地历史地理风俗人情乃至建筑的百科全书。这种风情可以在小说中,可以在人们的想像中,但希望它能在电视屏幕上直观地呈现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称职的导演应该把时间往回拔三十年,让演员的语言着装、一举一动都向那个年代靠拢,找不到当年的物品得四处搜罗,找不到当年的场景,那么就得现搭一个,这个钱该花。但方言也要求一模一样难度比较高,一些不怎么重要的角色可以用本地人,但是主角不可能也都用本地人。拍电视毕竟不同于拍纪录片,局限太多,你弃国内那么多优秀的演员不用,就是自取其短。再者说,演员用本地的,导演呢,一个不是陕北人的导演不可能像陕北人一样对风俗习惯有深入的了解,那又该怎么办?

  这就跟拍《水浒传》无需一定要用山东方言,拍《三国演义》也没必要拍成天南地北各地方言的大荟萃是一个道理。大家都求原汁原味,那么《西游记》又该用什么方言来拍呢?

  以地域来界定《平凡的世界》未免格局太小,也是小看了这部小说的影响力。《平凡的世界》可以用陕北话拍,也可以用普通话拍。甚至不妨拍成电影用英语对白的形式推向国际市场。这不影响我们对小说的理解。我们很多人没有去过陕北,我们也难体会到陕北方言的好,但这不影响我们被《平凡的世界》感动。小说已经走向社会这么多年,拥有了这么庞大的读者群体,已经成了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拍电视还有必要拘泥于哪个地方的方言吗?

  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故事结构老套,写作手法老套,遣词造句也老套,一提起来一脸不屑的模样。从《史记》开始,到四大名著都很老套,可是你能想像没有史记没有四大名著的中国吗?反倒是那些一味求新求变的,又有几个人能记得。把语言当成试验品,一味地先锋玩意识流,除非你能融会贯通,在传统和现代中自如穿梭,否则大半是要失败的。

  再进一步,难道《平凡的世界》说的仅仅是三十年前的事吗?小说写的是人间的大爱,其中散发出的人性的温暖是永恒的话题。它讲述的是爱情、牺牲、隐忍与奋斗,这样的故事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又有哪个时代不需要这样的故事。为什么《平凡的世界》能影响至今,就是因为它写的是一个历史片段,但着眼的是这个民族最深处的东西。《平凡的世界》早就超越了地域,超越了时代,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每个人都能跳开时代跳开背景,从作品中找到共鸣。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