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委宣传部年轻干事徐岚的一篇文章振聋发聩,却捅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马峰窝。尽管她被围殴,甚至人肉搜索,但有人因为念她“刚大学毕业涉世未深、有被人当枪使的嫌疑”,认为对一个姑娘出言不逊太损“而良心发现”,因此“手下留情”。
教育部长袁贵仁说了“四个决不”,对高校意识形态形势的分析很中肯,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也很清晰。尽管是“职责所在”,他却没有这么幸运。微信上疯转的“沈岿三问”气势汹汹,并博得不少彩头。
前一阵子,被骂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周小平、花千芳,甚至还有赵雅芝。
有人吹响了围攻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集结号。有评论说得好,高校问题如果真的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那么只能得到一个结论: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严峻,急需大力整顿,而且迫在眉睫。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关乎国家未来。现实是,有些人故意歪曲事实煽风点火,只要是西方的都理解支持,只要是政府支持的必定攻击。
对徐岚等人的人肉搜索和恶毒攻击,反映了一些人常挂在嘴边的“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说辞,是何等的虚伪。
攻击徐岚的人,充其量就是西方现成政治制度的鹦鹉学舌者。如按他们的药方改造中国,中国必将中毒。西方的一些理论可以借鉴,但也仅此而已,要说全盘接受就能够解决中国问题,只能是淮南淮北之故例。可以师夷长技,但绝不可崇洋媚外。袁部长说的无非如此,但不为那些人的舆论所容。话音刚落,便被围攻。
在舆论场上,为正能量点赞,也是正能量;不传播负能量,应是自觉。高校意识形态很多问题也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现在,互联网舆论场上的形势不容乐观,正能量的“带头大哥”还不够多还不够勇敢。
就像公交车上遇到抢劫事件,善良的人数更多,但需要有人带头。舆论场上也一样,每有事件出现,第一声呐喊很重要。第一声呐喊,甚至能决定舆论的走向。如果第一声喊错了,很多人就会跟着喊,错误的舆论就会在网上爆发,要扳过来,就很费力很困难。就像这次高校部署宣传思想工作,老师不发声,学生不发声,后来两个教授一发声,舆论场就乱了,错误言论甚嚣尘上。这就是破窗理论,我们不能让负能量发出第一声。
声音也是能量,声音也是生产力。舆论场上,我们要勇于当正能量的带头大哥,勇于喊出正确的第一声。多为徐岚点赞,不替沈岿背书。
(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肖玉)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