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督是否就是抹黑?

2015年02月03日 07:43   来源:新民晚报   何小手

  最近媒体屡屡成为新闻主角,大致做个回顾,影响较大的就有:医患矛盾话题的部分报道引发争议,记者甚至受到中国记协通报批评,上月歌手姚贝娜去世后,记者因被爆进入太平间拍摄,一度成为众矢之的,而就在近日,深圳又发生警察吃娃娃鱼围殴暗访记者的事件。在互联网上,即便针对同一起事件,人们的判断也会受到自身经验、价值立场以及所处社会角色的影响。

  一种情况是,人们在评价媒体某种行为之前已经预设了立场,批评时往往依靠的不是逻辑而是情绪去论证。按理对一个事件下结论的前提是要确立事实,否则任何的批评都可能仅仅停留在情绪发泄。现实中舆论的表现往往是立场先行。在姚贝娜事件中表现最明显,当时媒体聚焦事件进展,其间有人爆料记者进入太平间拍摄,此后出现大量的谴责文章,其中一篇题为《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的文章流传颇广,文章评述记者的职业行为,认为它恰如“等待”姚贝娜之死,阴暗,残忍。在姚贝娜事件的敏感节点,这篇文章成为人们批判记者的武器。尽管其疏漏显而易见,所立足的事实不成立,更缺乏对记者职业专业性的理解,但因为文章的结论符合多数人对记者职业的观感,所以“获得了人心”。

  另外一种批评媒体的情况是,批评者本人是舆论监督的间接“受害者”,批评媒体是对其监督行为的本能反应。每每爆出负面事件,报道指向的尽管是具体的个人,但经过传播,舆论必然会扩大化,继而批评对应的群体。这看似是种误伤,因为媒体的报道有时只是极端现象,一旦扩大化,对应群体中的大多数难免感到委屈,这是舆论监督不可控的一面,错不在监督者。另外,如果一个负面事件表现的不是纯粹个人的行为,相反有其普遍性和公共性,比如说它是职务行为,而且频繁发生,那么舆论批评的扩化是有依据的。但无论如何当事群体往往都不愿被“牵连”,媒体的负面报道一旦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形象,首当其冲的就是媒体,一些人会认为,媒体就不再具备积极的社会功能,相反倾向于将舆论监督行为等同于用心不良的抹黑。

  监督是否就是抹黑?两者的行为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别,近来有媒体专门发文,辨析这两种行为的不同属性。这可能是种多余的工作,因为很多时候批评者并非不懂得他们的差别,之所以动用“抹黑”一词,仅仅是因为情绪动员方面的便利。如今媒体也不一定天然正确,很多个案也显示,其操作的专业水准有待提高,但这是否就等同于媒体动机不良?煽动舆论监督与被监督者的对立,可能会达到贬低媒体社会形象的目的,归根结底这只是一种情绪论战,公允、严肃的讨论应该摒弃这种论战方法。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