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姚贝娜到余秀华 什么主宰着你的屏幕?

2015年01月21日 09:3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冯慧文

  “我是不是查理还没有搞清,姚贝娜报道之争又甚嚣尘上。新闻伦理道德还在争议中,已传了一阵子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又浮出水面。这几天基本断网,为的是给自己一个呼吸的间隙。”北京大学的师曾志老师在自己微信公号的文章中如此写道。

  有这种感觉的肯定不只是师老师一个人。当舆论将“整个世界毫无必要地在你的屏幕上展开”,你被迫接受着一个一个热点、一波一波争论的洗礼,感觉世界每天都像在巨浪上的小船一样,很多声音不断被冲上巅峰,又忽然被重拍在谷底,然后莫名其妙地被下一波巨浪所消解、吞噬。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是这些声音、而不是另一些主宰着你的屏幕?稍微懂一点新闻的人,恐怕都听过这样一个比喻——新闻对事实的反映是“探照灯”式的,而非镜像式的。那么,你是否好奇,在探照灯之外是怎样的天地?操控灯方向的传播者,又是为何选择照亮这一片天地?这到底是无意之作,还是有意为之?

  1月20日是歌手姚贝娜追悼会召开的日子,她的亲友泣不成声,大批粉丝自发前来为她送上一程。而就在前几天,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不幸逝世的前后,一场关于媒体伦理的风波大肆袭来,深圳晚报记者被指进入太平间偷拍,而一篇《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指责新闻记者冷血、麻木的文章更是将人们对媒体的愤怒彻底点燃。

  但在这场争论逐步消弭之际,有人觉得这其中有点蹊跷。微信上一篇题为《姚贝娜背后的真相》的文章说:最近几天,不相干的人的言论持续汹涌,但姚贝娜家属却始终没有出来说话;一个既然在事发当晚就已经被姚贝娜家属谅解的事情,为什么忽然还要被翻出来?为什么有几个媒体会犯忌直接攻击同行,经纪公司为什么突然跳脚?这种种疑问让作者不禁怀疑:公众对晚报报道行为的负面印象,经由同城媒体出于竞争目的恶意发难,与南都娱乐等关系始终良好的华谊保持跟进,营销号推波助澜,一步一话,疑似精心做局。

  如果真的是有人刻意将话题诱导成为一种道德审判,那么,只能如@王石川所说:如果只是声讨而不探讨,或者把对抗当成对话、把表态当成表演,不仅无法实现和解,还会深陷鸡同鸭讲的悲剧,拉低公共讨论的质量,剩下一地鸡毛。

  然而,即便是看完作者“频频表”条分缕析的拆解,即便同意他所说的全部内容,我们也无法由此断言,种种巧合就是媒体之间因独家报道被抢而恼羞成怒的报复之举,对粉丝的悲伤“循循善诱”则使之成为竞争的工具。这样的揣测似乎过于极端,也太惊扰安详的歌者,但是,每一个媒体也许都应该反思:基本的伦理道德,自己是否在不经意间已经打破?自己的报道,是否含有为私利而有意安排、不顾及其危害的内容?

  再谈谈最近突然被舆论的“聚光灯”照得炙热的另一个人——诗人余秀华。虽说是以诗人的身份出名,但恐怕绝大部分人哪怕到现在,都没有认真读过她的几首诗。她身上最亮眼的,要算是“脑瘫”“农妇”这两个标签,再和“诗人”并在一起看,俨然是一锅上好的心灵鸡汤。而这种结果,也少不了是一些媒体看准余秀华身上的“潜质”,为抓眼球而“循循善诱”的作用。

  @东方今报在《余秀华,为什么这样红》的文章里分析认为,“余秀华的爆红,不过又是一场舆论与大众不经意的合谋”——虽然消息广泛传播于新媒体,但传统媒体的推波助澜,是余秀华迅速进入公众视野的重要路径;即便是在微信等新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包括其新媒体应用)仍是新闻热点的制造者和催化剂。但是,在余秀华的博客文章中,她其实明确表示过,“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

  作为拥有重要地位和传播能力的主流媒体,如何坚守媒体伦理,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北京青年报《记者该有怎样的节操》一文认为,记者的节操至少应该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其一是敬业精神,其二是职业伦理,其三则是社会责任。在部分情况下,这三个层面的要求能够统一;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三者并不一定能够统一,记者往往不得不根据现实情况做出某种权衡和选择,因为选择权重的不同,不同记者的节操便有高下之分。

  在我看来,使这种权衡和选择更合理的关键,就是不过多掺杂其他目的。在公认准则的范围内,扎扎实实地采访报道,一样可以出好新闻。此前,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中,北京青年报不就是凭借一篇“医生也不是神,他有感情啊”的报道详细还原细节,让舆论大反转、回归理性的么?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