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书的官员里少些“白云大妈”

2015年01月26日 10:19   来源:东方网   郭元鹏

  随着官员“雅好”现象的被关注,一些昔日落马官员的“雅好”也陆续被起底。这几天引起热议的,则是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的“雅好”,他喜欢出书,靠着出书向官员摊派,净赚3000余万元。(1月25日《现代快报》)

  官员出书牟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能写书的自己写书出版,不能写书的找人写书也要出版。官员生涯中,出过书的人何其多?这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出版社买卖书号何以盛行?出版监管的底线在哪?出版书籍的官员购买书号的钱从何而来?

  其实,这些还都不是主要的问题。如果一位官员真的有出书的水平,你也不能教条的就不允许人家出书。问题是,书籍的市场化为何沦落成了摊派化?值得追问的几个问题则是:

  一者:官员为何热衷出书?官员出书的人很多,而真正在销售环节接受市场洗礼者却寥寥无几。既然没有市场为何还要出书?这一方面是面子心理造成的,好像当官不出几本书,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则是职称评定上的漏洞,出书了,就是科研成果,哪怕出书的官员一个字都没有写,最终这本书也会成为职称打升级的好牌。

  二者:书籍摊派为何盛行?书籍摊派这样的事情早就存在,出书之后没人买自然是书籍摊派的一个原因。而最大的原因还在于官员的权力是无边界的。按照制度架构,每一个职位都有着职位的权力范围,很显然销售书籍则不在官员的公权范围之内。公权可以办私事的时候,也就有了官员出书后的摊派任务。如果,我们把权力真的关进了笼子里,这些出书的官员还能将自己的书籍摊派出去吗?

  三者:购书钱款谁掏腰包?表面上看,书籍是摊派出去的,是摊派给基层官员的,他们也是人手一本,甚至是好几本的。而实际上这些被摊派的官员真的会是自己掏腰包吗?很显然的是,没有一个人会掏钱购买上级的书籍。说到底,这些书籍还都要走公款的账户。这暴露出的则依然是财务乱象,这笔书籍绝对不会以书籍的名义入账的。要么会是“办公用品”,要么就是“学习资料”。试问,如果财务制度是严格的,官员摊派书籍还会如此方便吗?

  官员里面确实有不少有水平的人,这些人写出的书籍兴许就是社会的财富。但是由于官员出书已经成了乱象,这就需要对官员出书严格约束。也就是说,官员出书之前,不仅要找到出版社,更应该向上级申请,将书稿进行报送和备案。有出版价值的,不仅可以出书,还应该创造好的条件。对于没有任何价值的无病呻吟的书籍则需要毫不留情的坚决杜绝。而且,官员出书必须要坚持市场化的道路,必须要提高门槛,不是装订在一起加个封面就能叫书的。

  治理官员出书乱象,还应该严格约束出版社的行为,没有见钱眼开的出版社,也就会少了浪费纸张和油墨的垃圾书籍了。

  宋丹丹在小品里演了一个角色,叫“白云大妈”,她出的《月子》据说成了厕所必备,不知道出书的官员里,会有多少“白云大妈”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