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铲除“老鼠仓”, 靠什么

2015年01月26日 09:33   来源:人民日报   午言

  ■铲除“老鼠仓”,根本上还是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挠痒痒”的惩罚难有足够威慑力,想要形成“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市场氛围,前提是明确释放“捉住必重罚”的信号

  内幕交易向来是最容易触动投资者神经的话题。近日,中信证券大股东在“利空”消息发布前大量减持,中国南车和北车的高管也在重大重组停牌前交易对方公司股票,这其中仅仅是时间点巧合还是涉及内幕交易?很多投资者对此提出质疑。

  在此之前,证监会通报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执法情况,有39人涉嫌利用华夏基金公司、海富通基金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等20家金融机构的未公开信息,被移送公安机关。由于涉及多家大型投资机构,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

  内幕交易如过街老鼠,人人痛恨。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其违背“三公”原则,直接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更在于它会严重破坏市场诚信基础,将其比喻为资本市场的“毒瘤”毫不过分。近年来,监管部门打击内幕交易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被捉出来的“老鼠”也越来越多。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内幕交易案件依然层出不穷。日前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认为,当前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案件仍然易发多发,新型案件增多、违法手段交叉、案情隐蔽复杂。可以看出,捉“老鼠”依然是市场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捉“老鼠”,首先要靠“人”。过去,证券监管部门的“主业”是发展,是审批,后端监管环节力量相对薄弱。近年来,随着监管转型的推进,人员配置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事中监管部门和事后监管部门。证监会的数据显示,目前监管系统对上市公司监管有600人,对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监管有780多人,稽查人员有770多人。人员力量应当说已较为充足,但也存在自成一体、协调不足、忙闲不均等问题,有些派出机构的全年新增立案数甚至为0。如何统筹使用、形成合力,让监管人员在实战中提升“武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捉“老鼠”,还得靠新技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资本市场中的信息可谓海量,如公司披露信息、交易信息、媒体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等等,在茫茫信息中,仅靠肉眼寻找违法线索,人再多也难免挂一漏万。而且,随着市场发展,内幕交易也在花样翻新,手段各异,更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此时,就有必要“鸟枪换炮”,从“人工判断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变,提高监管效能。据了解,证监会自2013年下半年启用大数据分析系统以来,已调查内幕交易线索375起,立案142起,比以往同期增长了两三成,尤其是一些常规手段难以发现的案件线索被挖掘出来,充分展现了新技术的威力。

  当然,无论是人员的增加,还是新技术的运用,只是有助于发现查证案件。铲除“老鼠仓”,根本上还是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从这几年查处的案件看,内幕交易的司法惩戒过轻,如某号称“史上最大老鼠仓”基金经理最终只被判处缓刑,“挠痒痒”的惩罚难以形成足够威慑力。此外,出了“老鼠仓”的基金公司安然无事,利益受到损害的中小投资者索赔无门,都表明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想要形成“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市场氛围,前提是明确释放“捉住必重罚”的信号,为净化市场环境构筑制度保障。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