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贪官算损失账不妨认真倾听

2015年01月14日 08:58   来源:法制日报   张永琪

  “受贿不划算,损失太惨重”,这是云南省永善县墨翰乡原党委书记陈勇的忏悔录。陈勇受贿225万元,获刑14年。他给自己算了一笔经济损失账:“我应该还可以活40年,假如每年按平均收入7万元计算,将来国家要发280万元给我,比我收受的贿赂多得多。我收受的贿赂已全部退还,现在可以说触犯法律让我‘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一对比,我经济上至少损失280多万元”(1月13日《检察日报》)。

  东窗事发后陈勇后悔了,不能说后悔就没有诚意。假如其在任期间不任性,能够把持住自己,或者有人提醒,或者能够接受别人的提醒,不贪非分之财,不谋不劳之利,何至于由座上宾沦为阶下囚?殊不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凡是以权谋取不义之财的,最终都难以逃脱法治的铁拳。

  有人可能会说,陈勇忏悔算经济损失账,这对自己已毫无用处,只会给人徒增笑料罢了。不过,陈勇的后悔药虽然吃得太迟,但对清廉在列的官员未必就无用,甚至说来得正是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陈勇由当局者变为旁观者,由迷者变为清者,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而这代价对清廉在列的官员,未必不是一剂清醒药和预防针。官员们在任时警钟长鸣,不贪非分之财,不谋不劳之利,何惧反腐利剑。

  因此,贪官陈勇“受贿不划算,损失太惨重”的忏悔,未必不是肺腑之言,清廉在列的官员不要不屑一顾,不妨都听一听,用嘴嚼一番,从中悟出一点味来。如果官员都能远贪腐,近清廉,把受贿不划算的账算在事发之前,而非算在之后,那么守法清廉的官员才会多起来,抱侥幸心理的官员才会少起来。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退赃大于受贿拷问执法公正    2016年03月13日
  • ·贪官们的“受贿理由”有多扯淡    2016年01月07日
  • ·贪官们的“受贿理由” 有多扯淡    2016年01月0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