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农“倒奶杀牛”,谁是肇事者?

2015年01月13日 09:5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晏佳伟

  “留着卖不掉,倒了又可惜,每天只好把多出来的牛奶拉到敬老院送爱心。”山东省东营奶牛养殖户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和当下中国200万奶农一样满心惆怅。他们正在面对的,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倒奶潮”——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内蒙古、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等地,接连曝出奶农倒奶事件,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华夏时报分析认为,“乳业寒冬”来临的直接原因是,2014年下半年,在肉毒杆菌乌龙事件调查结果出炉后,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宣布下调其对2014—2015年产奶季奶场牛奶的价格预期——每公斤牛奶干物质的价格从5.30新西兰元下调到4.70新西兰元,创下2007年后的新低。

  一个不容忽略的背景是: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占全球乳品贸易1/3,它的有关预期对全球牛奶市场具有指标性意义。

  南半球的一纸通告,在北半球的中国大陆制造了奶价猛跌的“蝴蝶效应”。因为国际奶价持续下降,国内乳业加大进口奶量,这对于本土奶农而言无异于飞来横祸——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两周内,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为3.81元/公斤,较年初均价下跌了9%,创下14个月以来的最低位。

  低迷奶价伤透了奶农的心,加上国内奶源过剩,“倒奶杀牛”成为应对滞销的无奈之举。由于收购量急剧下降,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镇下辛庄村的奶牛养殖户每天将上千斤牛奶倒进水沟。牛奶滞销没钱买饲料,只能卖牛换钱,进入这种恶性循环中的村民每天都在为牛奶的销路闹心。@北京青年报的报道,道出了多地奶农散户共同遭遇的困境。

  不过,造成国内200万奶农“倒奶杀牛”的“肇事者”,只有恒天然这样的进口奶企么?@腾讯财经援引专家分析指出,奶源过剩、消费低迷是造成“倒奶杀牛”的直接原因,但深层次原因则是“奶农与奶企间关系失衡”。

  @第一财经日报指出,国内奶企手中的“两个池子”是造成奶农和奶企地位“失衡”的主因——一直以来,我国乳制品加工企业存在国内生鲜奶和进口乳制品两个池子,且这两个池子是互通的,乳企可以根据政策和市场环境随时调换使用。比如,因为2013年8月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导致新西兰进口奶粉受限,一度疯狂进口的国内乳企感到惊慌,于是转向另一个池子抢奶,这就出现了表面上的“奶荒”。

  2014年初因“乌龙“而恢复进口后,另一个池子就被冷落了。有专家因此认为,“奶荒”背后实则是“奶晃”——乳品加工企业在两个池子中晃来晃去,因此,“要想保护国内养殖业,需要明确隔断两个池子的直接互通”。

  农业部奶业办公室副主任邓兴照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同样指出了奶企和奶农之间地位不平等的问题:“我国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乳品企业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在价格上没有发言权”,“奶少时抢奶、奶多时拒收”,奶农的弱势地位可见一斑。

  如果奶企对国内奶农多加关照的话,是否就能破解“倒奶杀牛”的困境?很遗憾,这一设想仍然行不通。“中国牧业的发展不能冀望于政府的补贴、中游企业的施舍,既然是搞市场经济就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倒奶杀牛’的祸源是供求关系失衡。”@王子恒FMCG品牌营销策划认为,“失衡的原因就是进口大包粉肆无忌惮地被过度使用。拯救中国牧业需要从‘乳制品鲜奶源化’入手,让其成为消费者选购乳制品的第一道门槛,这样国际大包粉还原奶源对中国牧业的冲击自然会被削弱。”

  此外,要想“拯救”中国牧业,最不能忘记的一点,乃是网友@梦松堂念念不忘的“毒奶粉”事件——“奶农曾将三聚氰胺掺入奶中用假蛋白欺骗奶企,信用体系崩溃。奶企用奶场奶、用进口奶不敢再用奶农的散奶,以免自己步三鹿后尘。不是价格体系、经济体系问题,是信用体系问题。”

  2008年的那一场令人震惊的“三聚氰胺事件”,将国内的奶粉业信誉降至冰点,直到如今也迟迟难以恢复。国人之所以热衷进口奶,根本原因还在于不信任国产奶。这一环扣一环的因果相连,让人唏嘘感叹。

  网友@白毛小狼狗建议,“想要老百姓重新接受国产牛奶,请所有相关行业的每一个人从自我检讨开始。”新华社记者则从宏观层面出发,呼吁政府对奶农“倒奶杀牛”不能袖手旁观——“要加强宏观政策指引,制定乳业发展长远战略,引导我国奶牛养殖由“散、弱、小”走向规模经营,引导我国乳业从传统走向现代。”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