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政府批评兰州石化 市长“逼宫”里的政企异态

2015年01月13日 07:43   来源:长江日报   莫梓芫

  对于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在舆论场创造的“逼宫”一说,兰州市长袁占亭公开回应表示,虽然一直在推动兰州石化搬迁工作,但很清楚搬迁事宜绝非兰州石化可以决定,因此不可能去逼迁。这也成为了双方的最新“过招”。

  连日来,媒体焦点始终没有离开兰州市的这场“政企大戏”。站在环保立场,为敢于叫板央企的政府点赞的声音不少,但客观而言,众多的目光投向这里,更大程度上仍在于,地方政府公开批评驻地央企,实在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污染环境是事实,但问题不是突然爆发的,它可能长期存在,甚至一直都在,为什么在最近的不到半年时间内才遭到连续“炮轰”,走到这一步,兰州市政府恐怕也是无奈的。

  首先,污染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或者说,作为新中国第一座石油化工工业城,环境问题是其不可避免的成长的烦恼。在城市成长的阶段,以中石油在地方分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以企业的地方贡献,为城市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但随着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老工业企业生产竞争力式微,过去“瑕不掩瑜”的效益优势殆尽,在公众和国家环境治理要求下,像兰州石化分公司这样的企业渐渐成了不折不扣的地方累赘。

  对污染企业进行排污整顿并处罚,或者干脆要求其迁出城区,放在台面上说,这么做都合理合规,但于石化分公司这样的驻地企业,前述手段恐怕都很难行得通。走上公开批评的道路,无非是借助舆论之势,形成广泛的社会压力。

  既然是企业行为,为什么不能让市场自身调节?问题的特殊性恰恰在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理不清的关系。这层关系可以追溯到企业进驻地方之初,并“绵延”于此后长期的互惠相处。实际上,可以想象,如果兰州石化分公司还是一家盈利企业、纳税大户,纵然污染仍是个问题,兰州市政府最多也是忍而不发。

  企业无法在市场环境下自然沉浮,政府对企业引出的各类问题束手无策。无论用舆论护航,还是拿职工困难说事,反映于政企两头的典型做法,都试图把市场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以求化解各自眼前的困局。我们追问市场在哪里的时候,更该从政企关系的源头抓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