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徐惠喜: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5年01月09日 07:2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正迎来一轮发展新机遇。中国视基础设施建设为对外投资合作的重点领域,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展基础设施领域的互利合作

  投资和建设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而且是驱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深化,跨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正迎来一轮发展新机遇。

  当前,国际社会尤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APEC峰会首次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认为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有助于开拓经济增长新动力,其中包括能源、信息通信技术及海陆空全方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尤为关键。G20布里斯班峰会也认为,基础设施对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并决定成立为期4年的全球基础设施中心,促进政府、私人部门、开发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间的合作,改善基础设施市场的运行和融资。世界银行不久前牵头专门成立了全球基础设施基金,调动各方资金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放眼全球,各国基建需求强劲。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世界银行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每年基建投入约1万亿美元,但要想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速和满足未来的需求,估计到2020年之前每年至少还需增加1万亿美元。以非洲为例,非洲进出口银行的数据显示,目前在非洲只有40%的民众用得上电,33%的农村人口能够享受运输或交通,只有5%的农业用地得到了灌溉。为此,非洲每年的基建需求缺口达1000亿美元。

  同时,发达国家出于更新升级老化基础设施和刺激经济复苏的双重目的,也在陆续推出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英国政府不久前出台了《国家基础建设规划》,指出要在能源、交通、通讯和水利项目上加大投资力度,未来10年的基建投资需求达3830亿英镑。据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估计,到2020年之前,如果想让美国的基础设施维持良好的状态,还需要额外3.6万亿美元的投资。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深化,跨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需求高达50万亿美元。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已将互联互通作为双方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非洲国家正在深入推进旨在提高互联互通的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欧洲国家也正在积极实施“连接欧洲设施”计划。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正掀起一轮新高潮。

  中国视基础设施建设为对外投资合作的重点领域。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实际行动为亚太乃至全球提供公共产品。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其核心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密切欧亚各国经济联系、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一条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经济带。

  目前,中国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展基础设施领域的互利合作,分享建设技术和经验,并在融资这一关键环节,通过设立专项优惠贷款、成立专项基金、倡议设立金融机构等方式给予支持,创新融资模式,打通资金瓶颈。例如,中国政府主导筹备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相信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将为国际基础设施的发展作出贡献,最终实现互利共赢。(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惠喜)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