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马志刚: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热议
2014年11月18日 07:3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日前,在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和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协办的中国民族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郝时远,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昌东,国务院参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何星亮,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傅永春,中国民族学学会秘书长色音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主题,进行了十二个单元的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处理好民族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更好发展,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同时,我们的民族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与会专家学者提出,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键。多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必须加快发展。当前,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机制,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来。要紧扣民生抓发展,重点抓好就业和教育;发挥资源优势,重点抓好惠及当地和保护生态;搞好扶贫开发,重点抓好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脱贫;加强边疆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

  与会专家学者强调,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加大各方面支持力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释放发展潜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大力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与会专家学者提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对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非常重要。要把优势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推动产业结构上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把旅游业做成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在土地使用、金融服务、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支持。

  为了鼓励在校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培养民族学人类学未来人才,在中国民族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民族学学会研究生论坛,来自全国各地近4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围绕“经济与社会发展”、“婚嫁民族文化”、“变迁中的民族文化”、“旅游与休闲文化”、“宗教、宗族与社团组织”、“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探索”六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志刚)

(责任编辑:张无)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