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不适应症”是怎样炼成的?

2014年11月04日 10:43   来源:西安晚报   胡印斌

  

  王成喜 绘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机场贵宾厅关闭后,河北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11月3日《人民日报》)

  其实,官员闹出这样的笑话,非但一点也不可笑,还有几许悲哀。一向标榜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各级官员,何以会蜕变地丧失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样的“不适应症”又是怎样炼成的?

  表面上看,部分官员呈现出来的“不适应”,是因为长期以来与庸常生活的隔膜造成的。在他们身边,聚拢着很多的服务人员,以及细致严密的保障机制。这些人员与机制的存在,其初衷也不是就要隔离官员与庸常生活的关联,而为了保障官员能够将主要精力用于工作,不必为小事、琐事分神。然而,久而久之,服务变成了侍奉,保障变成了包围,置身其中的官员也就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照中,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越来越难以触摸到市井气息、泥土味道了。

  官员责在公共治理,本身当然不应该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应该置身于管理的网络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官员接受一些必要的服务与保障,并非多余。但必须要搞明白,公共治理才是终极目的,所有努力都应该围绕这一目的进行。也就是说,所有的制度设计,都应该从工作出发,而非从官员出发。只要把握住这一点,想必就不会搞得公私不分,甚至将官员弄得“四体不勤”。

  而若要分清公私,使得官员免于像蚕宝宝一样被层层包裹起来,关键还在于保持权力的公共性。权力可能会由具体的官员掌握,但本质上应该归公,权力必须公开运行,避免出现只供少数人专享的特权。

  一方面,公共权力应该主动公开,让民众了解、知情。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不能关起门来,搞神秘化、特殊化,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目前国内不少地方都在公布“权力清单”,梳理不同职位官员的权力;另一方面,权力也应该接受公众监督,只有将官员置于公众的聚光灯下,才有可能避免出现权力僭越、权力异化、权力私化的现象。

  此外,从相关的制度设计上,也有必要细化规定,对于官员的服务和保障应该区分公私边界,该亲力亲为的,绝不能容忍别人代劳,更不能动辄就将官员层层包裹起来,与生活隔绝,与民众隔离,只是高高在上做“官老爷”。

  每一个现在感到“不适应”的官员,当初其实都是“适应”的,也因此,只要抛掉身上的特权外衣,开始亲力亲为,这些“不适应”的官员很快就会“适应”起来的。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