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学霸才能秋游:学而优则游是应试教育的狂欢

2014年11月03日 07:22   来源:红网   张立

  文科前20名、理科前60名的同学,才能去清华、北大秋游……大兴某中学的学生们,近日对学校的这一秋游安排甚是不满,表示不能理解,“凭什么只有学霸才能秋游!”“为什么剥夺我们差生的出游权利”“这样的决定让我们觉得低人一等”……对于这样的安排,学校表示,这仅是对学习成绩突出学生的奖励,而学校前天组织了全体高一高二同学去慕田峪长城秋游。(11月2日《北京青年报》)

  组织“学霸”们游清华、北大,而把学习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撇在一边,令被忽视的学生们不悦,在想象之中。本来,作为学生,享有秋游的平等权利,非得分出个三六九等,而这个标准竟是学习好坏,显然是在拿成绩作为标准,是对学生的歧视。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在这些组织者心中,成绩是王道,实际是应试教育思想在作祟,是一场应试教育的狂欢。

  其实,对于秋游这场活动,学生们甚至并不在乎去哪儿,而是是否被平等的对待。特别是以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标准,就更激发了学生的不满。也许学校安排“学霸”们秋游有他的初衷和考虑,可能会有先进典型的现身说法作用,但倘若让学习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一起去北大、清华,反而可能会激发这些学生“知耻而后勇”。如果只让学霸们去秋游,倒可能引发学生们的不满,既不能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的热情,更会在这些学生心中留下只有分数才是唯一的错误认识,在师生中引发对立。

  “学而优则游”这样的事例,并不是孤例。有的学校请学习优秀的学生去吃饭、K歌,有的学校给学习差的学生戴绿领巾,有的学校让学习好的学生坐在前排,有的学校勒令学习较差的毕业班学生转读高技班来防范拉低所在班级上学率。这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而言,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学习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学生中间形成泾渭分明的对立,在素质教育口号震天响的当下,是多么的令人如鲠在喉啊。

  虽然“学而优则游”在多数学生和部分教师的反对下被迫取消,但此动议已伤害到学生心灵。而真正深埋在部分教师心中的应试教育劣根,依然没有彻底被清除,它会以这种那种形式,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再次出现,依然会伤害到学生们的心灵,也会制约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动,这样的劣根才是最应该警惕,最应该得到扭转的问题。要消除这样的劣根,除了制度等大环境的加力改革之外,尤其需要教师们力所能及、主动践行才有希望。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