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高投低产,关键症结何在?

2014年10月22日 08:10   来源:华西都市报   蒋璟璟

  一直以来,公共的科研事业,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和分享机制。各方往往只是根据一己之见、凭借一己之力,来申报项目、争夺经费、敷衍结项,然后产生些微不足道的成果。

  根据全国政协的一份统计材料: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与巨额投入形成鲜明对比,但是近年来,我国真正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和大师级的科学家还鲜有出现。那么,巨大的科技资金到底流向了何处?于此,《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获批,回应了公众关切。

  事实上,科技领域的“高投入低产出”怪象,早已成为热题。引发众怒之处,一则在于经费使用混乱无序,乃至充斥着骗取、挪用、浪费等骇人行径;再者就是,学术成果泛滥而劣质,尤其各类垃圾论文简直羞辱智商……积弊种种、怨念深深,而今都化作一声声有力的诘问。

  科技领域的“投入—产出”效率,本是一个极专业的问题,并非一般民众所可置喙。只不过,因为此间科研事业之低效低能有目共睹,所以“巨额经费”一说方才招致广泛非议——全民齐问“科技经费哪去了”,本身就是一道奇观。它说明,在科学领域,由知识权威所建构的“排他性”已告瓦解,以至于所有人都有底气来指指点点。

  为什么,不惜投入重金的科研事业,产出不尽如人意?为此求解,当然可有很多路径。首先要厘清,所谓“年科技支出五千亿”,本身就未必准确。鉴于高校学者日常薪酬偏低、多靠“拿项目”增收的实情,巨额科研开支中的很大部分,实际上转化成了科研人员的供养费用,而非纯粹的研发支出;另外,诚如相关官员所言,科研立项的封闭化、零散化,资源配置的碎片化,也导致有限的经费未能产生最大化收益。

  之于科研项目,资源分配的不公、经费监管的漏洞,以及效果评估的缺失,为人诟病久矣。而除此以外,科技领域的壁垒化倾向,似乎同样值得关注。一直以来,公共的科研事业,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和分享机制。各方往往只是根据一己之见、凭借一己之力,来申报项目、争夺经费、敷衍结项,然后产生些微不足道的成果。此类局部的、零散的科研收获,往往无法转化知识系统的有机部分,也难以孵化出后续的“重大成果”。

  如今的科研模式,仍处于原始、自发的无序状态之内。由于宏观引导机制缺位,也就没有清晰的目标设定,也就没有由此衍生的分工与合力。而后,科研工作者如淘金者一般各行其是,即便有所收获也是细微的、分离的,很难促成科学知识的螺旋式积累。就这样,看似天量的科研投入,被分化在一个个彼此隔离的小圈子内,也就无怪乎难有大动静了。

  众所周知,科研领域的创新增效,既有赖于以严厉的监管,促成从业者职业道德的重建;亦有赖于通过相应的秩序协调,来推动全行业更充分的分工和合作。之于后者,正在谋划的“联席会议制度”,想必意义甚大。(相关报道见10月21日《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