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友人女儿,公认的读书种子,武汉外校的尖子生,后保送至北大念社会学。四年后毕业,却未想迷上了哲学,转而投考到法国巴黎的一所大学攻读一己所爱。说起来去国也有三四年了。问其父孩子今后打算,乃父坦言:女儿想继续读下去,我们也就遂她的愿吧。真是当今难得一见的开通家长!他不知道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女儿是“读书读坏了脑筋,白搭了北大出身的大好前程”。
沾点边的情形也在日前的一则新闻中:华中师范大学早在2008年专业调整就停招了哲学专业本科生。2012年政治学实行大类招生,当年入学的新生,大二下学期可自主选择就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国际政治专业或哲学专业。该校同时规定,一门课至少要有15人选才会开设。可现在专业大类中的43个学生中仅3同学非哲学不读,誓言哪怕自学相关课程,将来也要报考哲学方向研究生。而学校几经考量,破了先前的规定,兑现了早前的承诺,虽3人选,还是开了这门课。
以投入产出的算计(事实上这也是当今最普泛的考虑),并有早先“规定”的支持,华中师大自可顺理成章无视3位同学的意愿。事实上或许在不少年轻人心目中,这几位同学也如上述那位不合时宜的读书种子,放着前程远大的“显学”(如金融、管理、精算、法律一类,自也包括他们有资格选修的国际政治专业)不顾,偏偏执拗于那些“无用”之学。而华中师大此举至少表明,他们“人文”地将学生意愿和偏“冷”的科目置于功利考量之上。难怪长期执教于华中师大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教授也要为此“点赞”和“感动”。
由知识的有用、无用,联想到最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学院201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的致辞中,对我们习焉不察的“人才”概念富有新意的解读。他以为,我们通常所谓的“人才”,其实系指“人中之才”。而“人中之才” 不同于“有才之人”。前者强调的是“才”,关注的是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后者 强调的是“人”,关注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钱教授借爱因斯坦的话作为结论:学校的目标应该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应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无论是“人中之才”还是“有才之人”,均为社会所稀缺。市场是人类分工的产物,市场自然需要专门家。但市场显然不能满足爱因斯坦对大学的终极期许,或者换言之,教育不能仅由市场主导。金秋九月,我接连耳闻清华、复旦等名校校长面对新生的致辞,“价值”、“做人”、“人文”、“理想”等,庶几成为通篇的关键词。我欣慰于校长们对执掌大学所表现出平正的方向感,虽然那暂且还体现在言辞间;由此我也相信,那些“无用”之学终将回归其应有的地位,而非仅为经济“唱戏”作“搭台”之用。毕竟,社会已开始有所意识。
(责任编辑:张无)